《读库1502》的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7-12-15   来源:感动文章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感动文章】

《读库1502》的读后感10篇

  《读库1502》是一本由张立宪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31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502》读后感(一):执着的力量

  里约大冒险,一直觉得这篇文章取名得精巧,故意与动画片同名,有点诙谐,又比较符合探访贫民窟过程的危险性。更值得提及的是,文章的立意,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迅速开展城市化进程的今天,城市化的表象与背后的深意的不同。除了鳞次栉比的高楼以及人口定居外,更重要的是公民意识的觉醒。

  风扇的可能:典型的日本人极致精准的作风,探寻未知的可能。

  回城恩怨,记述的是一段往事,特殊年代的记忆。读库很喜欢发表这种真实的人性。

  “被精神病”一案,看到民主国家的法治精神,其实也纠结着更多有关制度和规则的考量。

  坛城,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认真地拿起,轻松地放下。当我读到:坛城将在十四天之后销毁的时候,才觉得佛学的深意。以前总是觉得拿起放下,其实背后透露出的是无奈,在过程和结果之间,我们曾想得那么从容。但僧侣们建坛城的主旨却远高于此。是不是觉得,其实连过程都不重要了?这种彻悟让人汗颜。

  独立游戏潮,受益匪浅的一篇,不止是说游戏,是说传统的与现代的冲突和融合问题,以及现有传播态势的演变。

  莎翁东游记,看到莎士比亚的著作在中国的被翻译、被演绎的历史。在个人遭受不顺甚至是生命生活受到排挤压制的年代,更能显现出精神气质。

  暗杀者,杨笃生的个人史。从大背景上看,一个人思想的变化是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的。但是更多的是要找到一种出口。这种出口与社会进步融合的时候,人的生存才变得更有意义。当然,这并不排除死亡也是一种出口。

  《读库1502》读后感(二):与《读库》的第一次接触

  被它家复古的笔记本吸引,才注意到这是每两个月出一本的书籍。于是随手买了一本来看看,到手无论从封面设计还是内页排版,都充满浓浓的书卷气,很是喜欢。八个长篇看标题就知道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现已读完,略谈谈对此书的看法。

  一、文章选择上仍有优化的余地

  虽然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但我相信此期的最后三篇《独立游戏潮》、《莎翁东游记》(文章名字起得不错)和《暗杀者》应该不能得到很多认可,而这占了整本书的三分之一。这三篇的特点都是通过阅读大量参考文献整理出的游戏发展史、莎士比亚剧作翻译史和杨笃生的生平,文末加些作者个人的想法。游戏和翻译所涉领域很特定,除非感兴趣的人,不然读来很是啰嗦,清末革命我倒是很感兴趣的题材,但选择杨笃生又不是很有代表性,读来并无亮点。

  二、书中仍有明显错误

  关于《“被精神病”一案》一文,本人法学专业背景,也反复看了两遍才搞明白作者的思路。本案案情虽然复杂,但作者介绍起来思路也比较混乱。大部分也仅是案件的介绍,评析部分不多。此期的特约审校有六人,但该文p141第三行道马内请求解职的时间明显不可能是2005年。如此明显的错误,在几乎一人审校一篇的情况下出现,感觉比较遗憾。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糠。

  此期本人比较喜欢的依次是《风扇的可能》、《坛城》和《里约大冒险》三篇。很遗憾,荣登榜首的居然是日本的译作,但这篇对风扇的研究的文章思路很有意思,充分体现了日本人严谨的逻辑和认真的劲头。《坛城》这个题材本身就比较新,作者对坛城制作的思考也发人深思。《里约大冒险》对社会的思考也值得一读。

  尚未提到的就是《回城恩怨》这篇了,作者讲述了她年轻时插队农村,后来在抽调回城安排工作中的各种波折。虽然我能理解每段历史都有其无奈和伤感,但这段历史包括后来的文革都是很荒唐可笑的,包括《莎翁东游记》也提到很多大家的翻译手稿在文革中被毁,是多么令人心痛,这样的题材还是不要出现为好。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最后,还是希望这本书能越办越好。

  《读库1502》读后感(三):还能怎么用力呢

  她说,已经到了倦怠期了,没办法用力了,常常会想到,没有,也是可以的。

  于情如此,亦可于读库。

  本来对标点符号使用严苛,但许多书或mook缠绵至今已经不需要再加书名号。它们超出了物质实体,成为意义。或者再往后,再抽象,成为一个按钮,一章长篇大论的省却,一种无法达到又确实存在的爱。

  读库啊读库。

  密友知道我在要不要订15这套上有多纠结,我们这个程度的库娃也已经不再把开放订阅当作过节。每两个月收到新短信也没那么雀跃,它已经是常态了,像一个丈夫,定时回家,像伯格曼笔下的婚姻场景,格式正确,内里却不再期待太多。

  但你不能说,生活中不需要这样一部分东西存在,我们当然需要规定动作来凸显偶尔惊喜的烈度。酒鬼的舌头烟鬼的肺,才不需要麻木到那个地步,但是麻木这件事必须有,没有麻木作为背景,刺激永远找不到新的点着陆。

  读库,完全可以成为这样的麻木。

  短评里说了,前200页左右好看。是好看啊,每一本里都有一篇会配很多彩页,很多本里都在写电子竞技的世界,底层纪事也在无数本里变换着时空上演。读库已经不是一个“快来读我”的产物,它是你一翻开,心里就大略能预期到有哪些品种的零食盒,不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毒物,也不会有太廉价的骗人货,但总之,还是旧把式,老几样,亲切,不庸俗。

  这是它的定位,也是它的上限,这没什么对不对。

  老六从来也不扯衣角撒娇希望大家一直死忠,当然会有不订的一天啊,那是放多少猫图在微信,做多少小纸品也唤不回的坚决。读者理当坚决,因为那时候的阅读层面,读库已很难满足。

  或者说又回到一种散买的状态,如果有闲暇时间想看一些有趣儿又不磨脑子的书,那抱一本它,也是舒服。

  来自丈夫的吻,不叫敷衍,只能说,它不再让你笑,也不再让你哭。

  《读库1502》读后感(四):流水行云│事关《读库1502》

  读书渐多,时有贯通之感。此前,阅毕《读库1006》上赵瑜的《疯狂的1926》,为梁启超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上发表苛刻的证婚词而不解,读过董桥的《梁启超遗墨》,方才恍然。

  董桥说:“(梁启超)落墨恭谨,字字用神,那是他惦记自己名气不小的压力,担心后世书香中人细细推敲他笔下的一笔一画。这样认真掂量身后荣辱的人也许也注定事事克己。”董桥的故交、半生研究梁启超的万先生透露,梁启超还有一位巾帼知己叫何惠珍,是他二十八岁奉老师康有为之召到美国檀香山的时候认识的,“华侨富商的千金,美丽聪明,英文极强,替梁先生当传译,在美国报上写文章为梁先生的政见辩护,数度表白愿意此生做梁先生的人,梁先生尽管动心也数度回绝,说他与谭嗣同创办一夫一妻世界会,怎么说都不应该食言纳妾”。万先生说,徐志摩与陆小曼,一个拋妻一个背夫恋爱结婚,梁任公依旧固执,凭一夫一妻的婚姻观念,在证婚台上严辞训斥这对新人。原来如此。

  仅就《读库》本身而言,目前已出版的六十六辑里,各辑文章彼此呼应者,为数不少。比如本辑张玥的《里约大冒险》,与《读库1406》里的《巴西贫民窟纪事》。二者皆为老六所说的“关系稿”,不约而同地关注异国贫民窟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呈现的经历与感受相互对照与印证。相对来说,前者细节更为丰富,图文并茂,其华人视角也让读者更为亲近。阅毕,我认同作者思考的结论:“大概只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以公民的身份,平等而体面地在城市中立足时,城市化才是有意义的。”

  题材之外,还有各辑作者精气神上的呼应。本辑《风扇的可能》的作者寺尾玄,无疑是“又贱又疯又简单”的最新一例。阅毕此文,搜索了一下作者。在他的理念里,一款家电产品,不仅是能够带给用户实用的性能和功能,还应该是能带给用户喜悦和完美体验的产品。在九周年读者现场会上,老六所说的外国企业家,或许就是他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智商和情商,都是用来抄和被抄,抄和防抄,活得特别没质量。……不尊重知识产权,最终损失的,是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老六所言极是。

  《读库1502》读后感(五):《读库1502》中的《回城恩怨》

  《读库1502》中的《回城恩怨》,无疑是本期的重头戏。感佩作者大胆的自我剖析和审视。毫无保留的对自我做历史交待,为后人留下时代的标本,勇于展示出来。

  读此文从头至尾都被作者的“焦虑”情绪所裹挟着,无时不刻都在惴惴不安中生活。

  此文令人最受益之处,我想,在于让人能多多少少对父辈的性格的养成有一个根源性的认识。父辈多疑,胆小,焦虑,趋众,自负,势力等等,凡此种种,我想文革时代,知青岁月也许是滥殇吧。

  至少,我更理解我的父母一代,更能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了。

  我也由此想到自己所处的时代,貌似物质上更丰盛了,但内心的纯洁同样地被各种焦虑和浮躁心态所取代,我想说的是,尽管我们与父辈有着类似的心态,但无论时代背景如何变换,仍然可以找到修正自我,有机会自省的方式。时代在变,所谓人性不变吧。

  感谢此文。仅此。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gandongwenzhang/26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