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情》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8-06-10   来源:亲情文章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亲情文章】

《父子情》经典观后感10篇

  《父子情》是一部由王超执导,剧情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子情》观后感(一):阴阳相隔两父子,亲情跨越生死界

  子不知父、父不知子,为何要等到阴阳相隔后,才能真正了解彼此心境。《父子情》看得人很是虐心。既没有父爱如山的燃情,也没有舔犊情深的催泪。王超导演以诗意而纪实的风格讲述了一对有隔阂的父子跨越生死的动人故事。耐人寻味的亲情故事以及演员真切自然的表演,使这部电影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故事主题开门见山。沉船事故让学生落水,乡村教师救下女孩溺水而亡。其父老余来到凋敝贫困的边远山村,来寻找儿子的尸体。师生之口的相传、遗留物品的暗示,引发一个老爸对儿子再认识。换言之,这是用老爸对儿子生前经历追寻的方式来铺开剧情,一件件小事的累积也构筑出角色的丰满形象。影片总体来说是静态的,从没有激烈的感动,胜在表现手段上并不强硬,舒缓的节奏既给出观众思考的空间,又将父子情潜移默化代入。影像静谧,淡淡然间,有一种脉脉不得语的真情真意,触动人心。绵延的群山、清翠的田野、湍流的河水、平静的乡村,屡屡出现在空镜头中,画面质朴而优美,饱含温存的诗意笔触。人物们一个个寡言少语,台词对白极少。这种惜字如金映衬着老余那难以言说的丧子之痛。

  在电影的世界里,儿子与父亲交心的路,总是让我们感觉到走的是如此艰难。本片也不例外。老余与校长的对话,简练交代失和父子的沟通不畅、情感疏远。商人老爸渴望子承父业,文青儿子酷爱自由无拘。而校长的言语,也显露当今家庭,父子之间的关系对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翻看批改的作文,老余发觉儿子与被救学生杨晓芬那如父如女的情感。她在河滩上种下愿望树,认为余老师尚在人间,这又何尝不是老余心中幻想的写照。这父母双亡、家境困难的女孩,还起到双重功能之妙。首先是儿子生前经历的见证,师生相处的回忆画面,闪现儿子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其次是老余情感寄托的象征,让她和自己回北京上学读书的承诺,实则是想变相弥补对儿子的亏欠。

  王超对剧情和人物的控制一如既往地节制,小心翼翼地来讲这个故事,避免影片过分戏剧化,从而表现出通篇的冷静和细致。而且在影片在摄影上有独特之处。身亡儿子的身影不时出现在于画面中,观察着老爸的诸多举动。当老爸发现一张病情化验单,知晓儿子之死另有隐情之时,两父子竟完成了突破生死隔绝的交流对话,他们之间的坚冰壁障得以完全融化。

  影片对于父子情感的挖掘充满了艺术品质。表现人物情感上,没有太多花哨的镜头组合,往往只用一个细节出现、一个眼神的流露、一个表情的变化,就完成了内心情节的传递。老余大部分时间神情都是克制而内敛的,显现父爱的含蓄、深沉、不露痕迹。当故事结束时,一直把丧子之痛深深埋藏在心中的老余流下泪水。而黑色画面突然出现一行文字,“爸爸,我们还会再见”,使得这个颇有悲剧味道的父子情故事,含有了一种始于绝望的希望。

  其实,人生就是不断地在寻找与遗失之间循环往复,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能找到些什么,但这个过程本身却总是充满惊喜。父子之间那微妙而复杂的情愫,是需要您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和领悟的。《父子情》呈现的就是这般如此。

  《父子情》观后感(二):失去你之后,想用一切来代替你

  由王超执导的电影《父子情》,是一部以超现实手法,来表现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余父突然之间收到消息,身在远方支教的儿子,因为救落水学生而不幸溺亡,他奔赴现场,去找寻、追忆、送葬、告别的这一段心路历程。

  这是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故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看多了影视剧中歇斯底里的痛哭之后,往往会对类似的故事,有着比较刻板的印象。但《父子情》告诉我们,沉默,才是最悲恸的情绪表达。因为当一个人将所有的痛都深埋在了自己内心时,已经注定要独自承受所有的苦楚。影片中的余父便是如此,无论是在儿子溺亡的河边,还是躺在儿子曾经睡过的床上,或者是走在儿子曾经走过的山间……他用自己整个的身心,来感受儿子曾经的气息与踪迹,仿佛这样,就还能再遇见儿子,还能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似乎还无法相信,儿子真的就这样永远的离去。

  因此,当这位父亲,见到了儿子非常喜爱的,并为了救她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小学生晓芬之后,他仿佛找到了生命的又一个通路,他想要替儿子完成这份心愿,给与这个出身凄惨、无父无母的小女孩以更多的关爱。在这一刻,父亲与儿子,因为共同体的关爱,而幻化成了一体。虽然后来,他想带晓芬去北京读书的事情,并没有得以顺利成行,但他俨然从晓芬的身上,看到了已经逝去的儿子的生命之光。

  《父子情》的影像处理风格非常有特色。儿子余老师虽然已经不在人间,但在恍惚间,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无论是与晓芬对话,还是与父亲相视,这种艺术处理手法,看似荒诞,其实更深刻的表达了片中人物对余老师的思念之情,无论是小学生晓芬,还是余父,他们内心都抗拒着余老师的离世,希望这只是一个假消息,因此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岁月中,时而照见那个自己想见的人。

  生死轮回,意外频仍,谁也无法避免,只是,那种刻骨铭心之痛,唯有自己才能感觉。单薄床榻上的辗转反侧,潺潺河边的迂回徘徊,寂静山林的蹒跚而行……那是一个含辛茹苦的父亲,用尽自己的全力,来触碰儿子曾经的生活空间。岁月不言,无语凝咽,《父子情》以最写实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那默默而伟大的父爱,在荒芜的山间,他用自己的生命之光,如焰火般绽放,来找寻一切可以替代儿子的东西,但都无果,巨大的失落如一片乌云席卷而来。因此,《父子情》里,有着最深沉的隔世之爱。

  电影《父子情》的英文片名叫做“River's Edge”,如果翻译一下,应该是“大河边缘”的意思。在片中,那条“葬送”了儿子生命的大河,也正如儿子延续着的生命,依然在奔流不息。生长于河边的村民们,却在不断的接受着来自时代的冲击与挑战。河流,在这里象征着从不停息的时间,改变着河边的一切,或是突然之间,或是悄无声息中,我们都是这个时代涉足于大河边缘的人,面对着命运的漩涡,无法逃离,难以避免,只有不停走下去,一站又一站。

  《父子情》观后感(三):来自河岸边的告别

  看完《父子情》后,很久没有从电影中走出来。它是一部诗性的电影,没有多少复杂的故事情节,展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情感关系: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最亲近的人往往是最陌生的人,在亲近关系的衬托下,陌生感会越发强烈。父子之间,往往如此。在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中,父亲代表权威,是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而孩子必须听父亲的话,才算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现实中,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后,往往是不会听从父亲意见的。这期间产生的情感矛盾和家庭纠纷,不知几多。

  在这部电影中,父亲坐在校长家里吃饭,他回忆起与儿子的最后一面,已经是好几年前了,他还踢了儿子一脚。父亲自己做着生意,他希望儿子能够接他的班,希望他报考与经商有关的实用专业,然而儿子却"执迷不语",因为热爱文学,非要报考中文系,大学毕业后非要去偏远地方教书,父亲给他钱他也不要……这在父亲看来,简直就是"不务正业"。而陪他喝酒的校长,儿子离家后也再未归来,连联系方式都没有了。父亲们既困惑又气恼又悔恨,各种情绪夹杂。

  整部电影的主线便是"父亲寻找儿子"。这个寻找,一方面是在现实中寻找被河水冲走的儿子,一方面是父亲一点点在精神世界里"寻找"儿子。儿子不在了,可是又无处不在。他睡在儿子的房间里,墙壁上贴着鲍勃·迪伦的画像,挂着吉他,床头码着一排书;他接触被儿子救起来的女孩,从女孩那里,他知道儿子平日是如何教学生的,又是如何教学生念诗和唱歌的;从碗柜里,他找到儿子的化验单,知道儿子的爱情和病情……他在儿子生活的世界里,一点点拼凑出儿子的生活。他越拼凑,越能贴近儿子,他慢慢了解儿子的世界,可是儿子已经不在了,永永远远地不在了,这是最锥心的现实。电影里最打动的我一幕,是父亲坐船去一处河滩边,那里躺着一具尸体,他揭开一看,随即身体一软。镜头并没有推进,只是远远地旁观,父亲站起,疯狂地跑远,跑远,跑到河边,嚎啕大哭,让人心碎。

  电影富有诗意之处,是儿子的出场。月夜之下,儿子行走在林中,碰到了一头牛,他伸手去触摸,后来父亲推开儿子房间的大门,牛就站在院子中央,父亲也伸手去触摸,阴阳虽两隔,父子却有心灵上的知会;月光遍洒山岗,芦苇随风起伏,儿子行走其中;坟地上墓碑林立,儿子慢慢走过……这都是超脱现实之外的场景,却营造出了抒情的气氛。儿子不在了,却又无处不在。昔日的不解恼恨都已经远去,唯有父亲一颗疼痛的心。有一幕我很喜欢,父亲跟着被儿子救起的小女孩来到河边,远远地,他看到儿子带着一群学生围坐一圈,大家轮流背诵着《答案在风中飘扬》,阳光正好,笑声此起彼伏。而笑声越响亮,父亲心中越悲痛。

  电影还有一个英文名字《River's edges》(《河岸》),河流在电影中既是真实的河流,也是隐喻的河流——不妨说是"冥河"。河岸,是生死之界,父亲站在河岸,哀嚎儿子的离世;而儿子带着自己的秘密,甘愿沉入河底。电影最后一幕,父亲背着儿子的吉他来到河边,儿子接过吉他,说了一声"对不起",然后往河里走去,父亲也要跟着去。小女孩叫了一声"爸爸",父亲止住了脚步,再回头儿子已经不见了。这个充满隐喻的告别场景,分外动人,也分外痛心。

  《父子情》观后感(四):有一种爱从不表达,却刻骨铭心

  对于导演王超在电影作品中关注普通人的独到视角,一直很热衷。并且,对于其电影叙事的手法也很是喜欢。和前一阵公映的《西小河的夏天》中略带轻松调侃的味道不同,这部《父子情》则从普通人生活的另一个视角出发,演绎出一段让人刻骨铭心的父子情感。

  还记得前者中老人顾宝明调侃的一句“父子不和,天经地义!”的台词。的确,无论是不善表达的东方人,甚至在情感直接的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以及情感交流,总逃脱不开沉默甚至对立的形容词。《父子情》里更是用一段“两世相隔的父子交流”展现出这种情感,这种爱的鲜明特质。影片中,王超巧妙运用若隐若现的双线叙事的方式,说是双线叙事,其实儿子余老师那一条线,更像是整个故事中的闪回片段,几近无台词的工艺中,更显导演的叙事功力。

  看得出,导演将整部电影都处理成对白稀少,画面灰暗的效果,也是在侧面烘托故事中这对余姓父子的沟通不畅甚至冷漠边缘的亲情关系。一个是事业重于沟通的老父亲,一个是梦想高于家庭的年轻人,却终于在儿子为救学生而落水遭遇不幸之后才最终“见面”!一条河,一座山,一片林,一个贫穷的村落,一个孤儿……儿子留下的除了沉默不语似倔强的牛,只有被救的孤儿学生的可怜身世,以及校长和村长们的片片回忆。

  王超的超现实手法在这部《父子情》中再次力道十足。几次出现的小牛,儿子余老师频频出现时的寻找和回首,以及从父亲手中接过吉他时那一句“对不起”后步入河水急流中的身影……当然还有老余父亲苦苦寻找的脚步,对孤儿对村民对学校的一次次帮扶,还有那痛彻心扉的河边哀嚎之声……都让这对父子的情感在一次次走向沉静的书写中瞬间爆发!

  对于现代人亲情的一种深刻写照,《父子情》的真实感,以及故事中艰苦的地域环境,堪称是相辅相成,大河的边缘除了有吃苦耐劳的人们,更该有情真意切的关注和关心。

  难道只有等到有不可悔意的大事件发生后才要表达?只有等到一个不在后才愿意努力去真正理解?电影中的父子关系虽称不上极具代表性,却在潜移默化中具备浓厚的同时代人们的父子关系缩影意义。沟通也好,理解也好,大时代的衬托也好,父子情感的魅力和动人之处,甚至可以说是缺憾之美,不正是如影片中的悲痛之情一般汩汩传达出来吗?!

  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经历着与父辈的沟通不畅、情感难达,相反,放在心底的父爱虽重如山,却也难以收到爱的反馈。或许,这就是父爱的魅力与珍贵吧!

  《父子情》观后感(五):《父子情》:你探寻的密其实是至浓的情

  文/满囤儿

  囤儿参与电影的创作时,总是劝导演和制片人不要把片名起得太大。囤儿每次见到片名起得比较大的电影,心里就捏着一把汗。比如王超的新片《父子情》,就很让囤儿担心他难以hold住。然而,就像之前的《重来》和《寻找罗麦》一样,王超再次奉上了独具特色的诗意叙事。《父子情》从头到尾都有着很强烈的探寻感。观众跟随镜头探寻近2个小时后,会发现那个一直勾着自己的秘密,原来是如此至浓的情。

  王超在内地影迷圈子里的知名度之高是普通观众难以想象滴。他虽然没有像毕赣那样一炮而红,但他对个人风格的坚守与毕赣很相似。王超也业余写诗,也有科班学习经历,还曾给陈凯歌做过副导演,也用处女作在国际上拿了十几个奖。只不过他在得到了国内外电影圈的一致认可后,仍然坚持做艺术探讨,而不转型去拍商业电影。这大大局限了他在大众范围的知名度。哪怕是使用了韩庚这样的人气偶像来拍《寻找罗麦》,也没有展现出半点儿向商业的妥协。他的电影都得认真看、认真想。

  王超新作《父子情》果然又很有艺术探索性——以诗意&纪实的镜头讲述了一对有隔阂的父子跨越生死的动人故事。影片的开头对观众而言很有吸引力。拥有“北京商人”这样特定背景的父亲,来到了一个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贫困乡村。这个反差不得不让人好奇他的行为动机。而影片给出的动机更令人兴奋,原来他的儿子死在了这里,死于沉船事故。于是,父亲在这探寻着儿子生前留下的影子,观众也就跟着他探寻着父子关系、儿子死因等诸多秘密。影片的长镜头虽然很优美、很朴素、很诗意,但勾着观众好奇心的谜团却十分的冷峻。

  老资历的影迷看《父子情》会想到王超的早期作品《安阳婴儿》和《江城夏日》。囤儿甚至觉得过一两年后专家有可能将这三部片子归纳为王超“两代关系三部曲”。在探讨两代间情感主题的力度上,《父子情》很好地继承并深化了前两部。王超就是有这种能力,他片子里的人物的行为可能会比较极端,但是这种极端的选择却基于普世情感。因此,片子里的故事对观众而言是神秘的,悬念跌宕的,但是片子里的情感对观众而言又是熟悉的,能引发共鸣的。

  囤儿觉得大家还是有必要通过《父子情》这部新片接触一下王超这位导演滴。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社会阅历最为丰富的一位,他的作品往往有更多的思考在里边。你初看会觉得节奏偏慢、星光黯淡,可是你如果能按照他设定的探寻路线找下去,一定会找到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真相。你觉得父子情是什么颜色?囤儿打赌你看过本片后,一定会更改答案呦。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qingganwenzhang/27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