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8-11-01   来源:爱情语录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爱情语录】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10篇

  《经典作家十五讲》是一本由曹文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一):作家是知識分子嗎?

  y 書評之亂

  在《經典作家十五講》裏,曹文軒對當今中國內地文壇的作家過於熱心社會問題進行了批判。他舉出普魯斯特的例子,稱臥病在床的普魯斯特給人以“無所事事”的印象,而“無所事事”正是文學寫作所需要的最好狀態,中國文壇少有無所事事的作家,也少有無所事事的作品。由此推斷,中國文壇也因此少有文學佳作。

  他覺得,內地作家太過焦慮、太過緊張,“總是被沈重的念頭壓著”“不恰當地看待了文學的社會功能,將文學與社會緊緊捆綁在一起,對當下的社會問題表現出了過分的熱情”。

  有人或許會問,作家是知識分子嗎?如果是,知識分子的天職就是批判,而批判的對象又往往是其所處的社會,那麽將文學賦予社會主題,即便“過分熱情”,有何不對?面對這樣的質疑,曹文軒有自己的一番解釋。他覺得作家雖然是知識分子,但卻只是知識分子的一種,“他既需要具備一般知識分子的品質,同時又需要與一般知識分子明確區別開來。”說直白點就是,作家享受著知識分子的榮譽,但是又孤傲地可以躲在暗處,拒絕承擔知識分子的社會批判義務。

  曹文軒舉出李敖的“知識分子論”。李敖說,劊子手不殺人,這是他的失職,而一個知識分子不唱反調也是失職。當一個知識分子對他所處的環境中所發生的種種事件竟然無動於衷、麻木不仁時,他就已經放棄了對“知識分子”這一角色的堅守。在龐大的國家機器中,知識分子永遠是強勁的驅動力。

  但隨之,曹文軒筆鋒一轉:“當他在作為知識分子中的一種——作家時,他則應該換上另一種思維方式。”作家並不回避問題,但這些問題應當超越時空,不會因為時過境遷而消失。他甚至認為,作為知識分子的作家,可以對瑣碎的、有一定時間性和地域性的事物視而不見。最後,他祭出米蘭•昆德拉的大旗,稱作家的職責是描述“人類存在的基本狀態”。

  換言之,在曹文軒的概念裏,除了“作家”這個類別之外的知識分子,關註的大多是“瑣碎的、有一定時間性和地域性的事物”,他們沒有能力或者沒有意識去描述“人類存在的基本狀態”,而作家是高於普通知識分子的“高級知識分子”,或者是“知識分子當中的知識分子”。

  讓我們來看看除“作家”之外的知識分子,是如何定義知識分子的。

  愛德華•薩義德在《知識分子論》裏主張:不管個別知識分子的正常隸屬、國家背景、主要效忠對象為何,都要固守有關人類苦難和迫害的真理標準。扭曲知識分子的公開表現莫過於見風使舵,噤若寒蟬,愛國大話以及反省的、自吹自擂的變節。他還把知識分子的形象刻畫成,流亡者和邊緣人(exile and marginal),業余者,對權勢說真話的人。

  一生都在向權威挑戰的福柯,將知識分子的特征描述為“不屈不撓的博學”(a relentless erudition)。他研究診所的歷史、監獄史、癲狂史、性的歷史,挖掘歷史背後的話語系統,揭露專制權力的控制。他認為,統治者生產出這樣一整套知識,從思維上控制人們,而知識分子就應當“博學”而且“不屈不撓”,打破這種控制,指出假象與騙局背後的話語邏輯。

  美國著名報人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認為,知識分子應該質疑愛國的民族主義,集體的思考,心臟階級的、種族的或性別的特權意識。在他的概念裏,知識分子同樣意味著懷疑、抗爭、批判,以及對正義的追求。

  意大利共產黨領袖安東尼奧•葛蘭西對知識分子的定義,似乎與曹文軒比較接近。他在著名的《獄中劄記》中寫道:“所有的人都是知識分子,但並不是所有的人在社會中都具有知識分子的作用”。但是,如果將這個定義套用在曹文軒的“作家知識分子論”上,作家就成為“所有的人”中的一員,而且不具有知識分子的作用,變得更加無足輕重了。曹先生顯然是不會同意的。

  作家,只要承認自己是知識分子一員,就必須成為自由的、獨立的、正直的、針對強權的孜孜不倦的批判者。而不應該關在小房間裏,與課堂、書本之外的世界隔絕,只想著晉升加薪而不是促成社會改變。作家創作可以“形而上”,但是不能脫離“形而下”,不能傲慢地認為“形而上”的思考,必定高於“形而下”的實踐。只有承擔起知識分子的批判責任,作家才配得上“知識分子”這個稱謂。即便是曹文軒先生自己推崇備至的米蘭•昆德拉,不同樣也是個“流亡者和邊緣人,業余者,對權勢說真話的人”,不同樣也是在用作品對極權進行嘲諷和批判?

  【約稿、轉載,請直接豆郵】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二):文學的好壞

  y 書評之亂

  好的文學往往描述的是非正常狀態下的人生,甚至是悲劇,以便讓讀者與現實社會稍稍拉開點距離,卻又讓人忍不住聯想到現實。

  古希臘三大悲劇之一,歐裏庇得斯的經典劇作《美狄亞》就是個例子:科爾喀斯城邦的公主美狄亞,愛上美少年伊阿宋後,為了幫助他獲得金羊毛,不惜背叛家族,還把自己的親弟弟阿布緒耳托斯砍成碎塊拋到海裏。而當伊阿宋拋棄她和兩個兒子,去和科任托斯城國王克瑞翁的女兒格勞刻成親後,美狄亞的傷心和憤怒馬上催生了一個完美而殘忍的復仇計劃。她先是冷靜地為自己找好“下家”,接著巧施魔法用一件有毒的嫁衣將情敵格勞刻燒死,國王克瑞翁也當場殞命。最後,為了讓伊阿宋沒有子嗣,美狄亞又把兩個兒子親手斬於刃下。

  為了追求愛情可以眾叛親離,當愛情遭到背叛又能迅速實施毀滅式報復……這樣的極端的愛情故事似乎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常見,但是讀者們的閱讀感官遭受重磅轟炸後,似乎很自然就能夠得到這樣的啟示:人性原本就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相知相愛,本本分分最好,不要生出事端。

  而一些文學作品即便是對生活現象的白描,也會在字裏行間流露出與眾不同的觀察體驗,讓人性或人的自然感情,在進行文本投射後得到集中釋放。

  眾所周知,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講的是,依靠父親遺產過得相當不錯的少年維特,愛上好友阿爾伯特的未婚妻夏洛蒂,表白之後遭到拒絕,最後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痛苦人生。

  但是,可能很少人注意到小說中的一個生活描寫細節:當夏洛蒂切開塗著奶油的面包一片片地分給她的兄弟姐妹時,深陷於單戀的維特竟然心生嫉妒,因為“夏洛蒂就是一塊蛋糕,這塊蛋糕被切開;每人各得到一份:並不僅是我一個人得到”。他把夏洛蒂的愛具象成了蛋糕,夏洛蒂每分出一份蛋糕,他就少了一份愛。

  忌妒是人之常情,愛情的另外一個名字就是“排他”。歌德企圖用這個細節,刻畫出維特的純真,對夏洛蒂的癡戀。讀者也通過閱讀這樣纖細的內心白描,多增了一種獨特的生活體驗。有心者如法國解構主義學者羅蘭•巴特,更以《少年維特的煩惱》為底本,寫成了戀愛分析經典《戀人絮語》。

  這是文學的內向旨歸,也就是文學內化於心的客觀作用。當然,文學還有外向旨歸,以期外化於形,即預設某種立場,美其名曰為特定的群體或者階級服務,實則為諂媚強權、滿足私欲。

  1918年,周作人在《人的文學》一文中寫道:“我們現在應該提倡的新文學,簡單的說一句,是‘人的文學’。應該排斥的,便是反對的非人的文學。”於此,或者可以說,突出內向旨歸的文學,就是“人的文學”,當然可能並非“好的文學”。但是,著眼力外向旨歸的文學,必定是“非人的文學”,而且離“壞的文學”不遠了。

  曹文軒先生的新書《經典作家十五講》裏,介紹的十四位中外大文豪——魯迅、郁達夫、廢名、沈從文、錢鍾書、汪曾祺、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川端康成、普魯斯特、毛姆、卡爾維諾、博爾赫斯、米蘭•昆德拉,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主張主向旨歸的作家,作品也力求內化於心,與各種階級、主義沒有絲毫關系。

  【此文發表於2014年7月22日湖北《襄陽日報》悅讀版】

  http://xfrb.hj.cn/read.asp?newsid=972165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三):书途领路人

  我向来不读小说的,或者严格上说,我只认真读过《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很难想象在我家那整整一堵书墙里,几乎找不到几本小说。可以把这归结为个人的偏好,而我却认为这是我从小以来接受到语文教育后产生的一种阴影。

  对于这种阴影,我没有像别人一样通过教育体制外的大量小说阅读——这种报复性的反弹来填补思想上的饥渴。相反的,我如同被阉割一般对于各类小说作品有欲而无求。

  这实在值得惋惜。

  不过回想起来,我似乎是研读过鲁迅的。还记得当年五一的长假是七天,还是高中生的我花了六天的时间通读了《孔乙己》,收假以后漫满怀欣喜地带着满是读书笔记的课本来到课堂上课,而老师的讲解却让我感到了一种枯燥、乏味和厌烦。我这才意识到,其实我与老师真的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而在我的世界里,鲁迅才跟我在一起。

  或许,读书就要这样子把自己和作者牢牢拴住,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都是很私密的一种形式,要不得别人来分享和打扰。他人,或许仅仅能做个领路人就不错了。

  《经典作家十五讲》的作者就是一个领路人,他没有强迫我们去深究某一文章的所谓深刻,而是从作者作品的共性出发,去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

  一位传播学家曾说过:“人类最伟大的两件事情,第一是创造,第二是传播。”而作家,特别是优秀的作家,正是这两件伟大事情的实践者。作家的伟大,通过教育或者说教式的介绍必然是乏味的,只有跳出说教,、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入读者与作者的世界而不越界,才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育者应达到的境界吧?

  读罢《经典作家十五讲》,我突然想在我的书墙里插入几本小说了。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四):文学之美妙,作家之神奇——评曹文轩《经典作家十五讲》

  文/百里文甫

  有这样一段话:中国作家富豪榜作为全球第一份持续追踪记录中国作家财富变化,反映全民阅读潮流走向的著名文化品牌。

  还有这样一段话:(吴怀尧)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前三甲,反映出儿童和青少年是读书主力群,对此我的感觉是欣喜异常。在英语大肆入侵,背单词成为常态的时代,中国孩子还愿意阅读中文并从中得到快乐,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相比之下,成年读者的阅读,略微显得功利化。这才是值得真正悲哀的!

  有这样一个人:上榜于2007年第二届、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分别为第8、27名),《草房子》《红瓦》《细米》《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这就是曹文轩先生,身兼写作与理论双职。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场景与细节的描写、自然与季节的烘托、古典素养的积累、人物内心的剖析应该是曹先生对文学作品应具备的条件所持有的主要观点,同时对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提出不客气的批评,而这些观点又指引着听者去追寻这样的美学判断。

  以《天瓢》为例,自然与场景的描写,形象而细致,结构完整,故事似乎有那种时间下的俗套,然而却饱含深意,鲜活起来,就像那一场场雨都有着不同的意味,有时又伴着那一丝丝悬念,人和物在这雨中一点点晕散开,有时却留下一串串想象,以雨为题,却不会冷落了太阳,相互交织,有时那太阳暖得令人感动,跳跃着亲情——文章之美应就意在言外,言在境中,一个人的空间又伸缩镜头一样放大到更大的空间,有贯穿的主题,不仅仅是雨,更是情,杜元潮、采芹、邱子东——年少的纯情、成长的真情、乡间的俗情、瑟瑟而抖的性情——悲哀洗尽了风尘,只剩下冰肌玉骨,瘦劲却又柔弱地在天地间沐浴着清风,就这样充满诗情。

  这里也就延伸出了观察的概念,没有观察怎么可能写好描写呢?于是有鲁迅的人物观察、沈从文的风景观察、汪曾祺的风俗观察、契诃夫的医技观察、普鲁斯特的封闭观察等等,将这些跃然纸上还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

  古汉语的文字功底在中国作家的文字表现力上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这在一般的理论文章中很少见到的,曹先生说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即使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也不可回避的显露出古典文学或古文知识的营养滋润,字里行间,就像金纲先生出了一本《鲁迅读过的书》,白话文的斗士所看过的书有什么?诚如所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无法摆脱的,实际上他更是一个热爱古典的人,爱之深责之切,矛盾之笔。正因如此偏好,曹先生也将目光锁定在这一方面,换言之,何谓经典作家,就国人而言必有深厚古典文化底蕴,那些人成为代表。

  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批评,实际上就是对当代文学的棒喝,譬如绘画与摄影,虽各有千秋,但绘画格局价值无疑更高,更稳固于更高阶的艺术层面。其实当代文风是来自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将中国文学从堂走向坊的转折点,以人民群众的欣赏标准为创作标准,高雅了,人民群众看得懂吗?这样的结果就是文风淡了,题材生活了,群众喜闻乐见了,不现实主义不行,想像空间被极度压缩,表达词汇一任民间,近年有一定拉升,但往往又矫枉过正,穿越、清宫横行。另一方面不断揭示社会和人性阴暗面的文学作品越发“深刻”,就像教大家如何防盗,其实又变相变成传授如何去盗,潜移默化地将这种恶开散出来,往骨子里钻,这是多么可怕的。或者重复叙述生活,锅碗瓢盆、鸡毛蒜皮,又有何义?当代文坛短篇、中篇、长篇的数量之差,似乎说明文字的“价值”,像影视作品也是这样,若干年前上下集,上中下集,八集连续剧,现在呢?恐怕二十集以下的都凤毛麟角了。语言的平淡抹杀了文学的光彩,拖冗的情节拷打了人们的审美,是应该反思一下这种滥情与夸张了。这种批判在我看来,极具积极意义,若成为一种主流或至少退出主导地位,则中国文学有救。

  二、宏论纵横,入木三分

  一部文学作品,一个社会主流下产生的文学作品,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 其呈现面自是不同,但与作家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他的社会条件、思想、经历、文路成长都直接影响着,曹先生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甚至于他以优美的文字叙述作家们存在的一个个场景,以对他们的了解,核心特征的把握,单独来看,完全是传记文学的一部分,也正是这种把握,将我们或许并不熟悉的、不完全了解的作品和作家全角度展现在读者面前。

  有概括式的评价,如钱钟书先生的知识分子情怀;有不同常规的理解,如毛姆的旅游抑或流浪;有剖析式的解读,如川端康成,等等。撷取资源时,既重视宏大的背景——无论是大国的文化还是辽阔的足迹,又不忽视个性的特色——无论是病态的审视还是优雅的探寻与平静,还是既不排斥宽广的足迹,亦接受一隅的风采,等等。正是这种全景式的文字,一下子丰富了对这些作家的了解,对过往的作品的诠释,对曾经的某个时代渐趋清晰的认识——大时代是任何社会人无法回避的笔触。这种诠释是我们常规以个人的阅读量与理解所难企及的,从这一点来说,解惑者,可师也。

  对不同作家的对比——不是比优劣,而是从更广意义上对比写作手法、写传承与风格:如沈从文与汪曾祺,如三岛由纪夫与川端康成,如陀氏与屠格涅夫。

  又如对废名的《桥》这单一作品点评,因属于小受众的作品,如何将它的美感点出来,煞费苦心。章句例读,这种行文之美感让读者接受,有理有据,其实将《桥》列入经典本身已经说明作品的文学含量,但远远不够,必须分解开来,一条条注线,桥的美轮廓便渐渐清晰起来,原来是那样,原来是这样……

  对日本文化的分析不仅透彻而且准确,虽然无数的人去探究日本文化,但措辞是不同的,角度是有差异的。或许引用曹先生对丑与脏、美与洁的观点来讲,日本的这种对美的追求是近乎变态的,深刻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更不消说文学作品,就像每当我听到日本影视剧中的背景音乐,总有一种麻酥酥的感觉,低沉浅吟,属于黯色的、神秘的、凄凉的、宗教式的,然而又不是宗教的,因为在生命的方式中他们有自杀的选择,这不是愉快的理解方式,或许那种快感多么地令人鄙夷,而恰恰是大和民族中有一种推动力——真正意义来讲,天皇制决定了日本文化数千年来的传承,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用曹先生探究的方法,对他作了“学习”,然后再继续——这或许便是一种学习。他提到禅,但明显又不是禅学人,却因此也文思泉涌,无拘无束,以自己的流畅的方式尽情勾勒、渲染,但不知与某一处意识相通之时,表情做何模样?那一份思考伴着怎样的习惯?或许将来,他也是需要要别人来解读的。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引《文心雕龙》之神思)此语可用于曹先生乎?

  那四个成语妙啊:无中生有、无所事事……我想可以再加两个:境由心生、文如其人!

  ——拙文于2014年6月5日于深圳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五):文学大家的饕餮盛宴

  小时候,寒假通常用来走亲访友,暑假除了看日复一日的电视剧,就是到处在家里翻箱倒柜找书看,因为有年长几岁的姐姐,可以找到很多通话、中外名著之类的书,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在那些炎热的暑假里,一直都是美好的记忆,以至于到了高中语文成绩、英语成绩都不差,语法都懂得不多,大抵还是小学初中几年暑假里在渐渐识字增多的每一年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包括工作后,虽然写材料能力一般,但理解能力在同一批同事里也可为名列前茅。文学功力可见一斑。

  长大以后,虽然学业日渐紧张,大部分的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零花钱也多用来买书,各种中外名著,总还是觉得自己再同龄人里涉猎算比较广泛的。看完这本书时,才真正发现自己的浅薄。在作者的带领下,我看到文学的殿堂里,站着那么多伟大的文学家,他们不分国籍,不分时代,一一展示到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崇高,一个比一个纯粹。

  这是文学领域的宝藏,浩瀚的宇宙里,人只是沧海一粟,每个人在划时代里都是可以渺小到忽略不计。这些由无数文学大家累计的宝藏,除去专业学者,旁人都只看到冰山一角,碍于时间精力金钱的限制,也可能连一角都不到。无法入门,无法体会文学的精深,甚至对于很多国外的小说文豪,只是听闻其名或某些代表作,有些连名字都觉得陌生。有良好的文学造诣,约书无数的作者从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挑选了十四位大家,包括中国的、外国的,结合这些小说家的生平背景进行了全面的解读,赏析那些名句名段,文字又优美又顺畅,不失为一桌汇总古今中外当代文学的饕餮盛宴。

  深刻的鲁迅与契科夫、微妙的钱钟书、如婴儿般状态的沈从文、深爱美学的川端康成、浪漫的郁达夫、超凡的废名、现代主义文学的始作俑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别出心裁的卡尔维诺、贵族气息的普鲁斯特、敏感的毛姆、失明又失眠塑造的爱书的博尔赫斯、反抒情的米兰昆德拉等等,每一个都独具一格,每一个都是时代的文学巨擘。历史那么广袤,文学如此厚重,小说大家如此众多,作者限于篇幅,也只带我们管中窥豹,想要全然的体验文学的魅力,这些大家的代表作,怎能不一一拜读,怎能不一一赏析?

  人生那么长,那么短,大多数人总想着怎样才能增加生命的密度,希望自己是芸芸众生里特别的一个,最后发现自己也不过是普通人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而文学,能给人不一样体验。

  作为一个非文学专业的普通读者,可以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里想见,作者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思虑和责任感,而我们这些门外汉,也学能跟随作者的脚步,在这个所谓的混乱时代,通过阅读文学,寻找到心灵的慰藉,接受高尚情感的洗礼。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六):神的傳說

  y 書評之亂

  孔子問禮於老子,受益匪淺,回到魯國後他這樣評價老子:“鳥,吾知其能飛;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孔子稱贊老子,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像禦風而起的龍一樣。而在現當代小說界、比較文學界,能夠被稱作“龍”一樣的人物,非錢鍾書莫屬了。

  關於錢鍾書的各種神一般的傳說有很多,湯晏《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一書,夏志清、水晶所寫的錢鍾書1979年訪美逸事,每個字都充滿著對錢鍾書的頂禮膜拜。

  1929年,19歲的錢鍾書在清華大學入學考試中數學只得了15分(100分制),但國文、英文成績十分突出,被32歲的校長羅家倫破格錄取。入校後,因為特殊待遇和獨有才華立即名震校園。當時錢鍾書立下志願,要橫掃清華圖書館。

  錢的學長吳組緗先生講過一個故事,從側面說明錢的閱讀面之廣。吳組緗與曹禺等人在咖啡室偶遇錢鍾書,曹禺說:“錢鍾書在那裏喝茶,還不叫他給你開英文禁書看?(為尊者諱,此處“禁書”實則為淫書)”曹禺就叫錢鍾書給吳組緗開三本。錢隨手拿起一張紙,輕輕松松便在紙的正反面寫下了三、四十本書的英文名字,並且用英文寫下了這些書的主要內容和各自的特點。1935年,錢鍾書考取英庚款留英獎金。在歐洲期間,他還精通了法、德、意、西、拉丁文,閱讀筆記中隨處可見多個語種的段落。

  從小說家的身份來說,錢鍾書應當被劃在民國的範疇。他的反映高級知識分子的小說,也是其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圍城》,1944年動筆,1946年完成,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是名符其實的民國小說。而學貫中西的錢鍾書,僅僅憑借這一本書,就讓自己成為中國諷刺小說的代表作家。

  小說裏關於“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等絕妙比喻,已經成為經典。但是,不得不說,《圍城》的色調是灰色的。曹文軒將這種灰色解讀為“撲空,就是一種努力歸於無用,一個希望突然破滅,一件十拿九穩的事情在你洋洋得意之時,倏忽間成為逝去的幻影”。剛屆中年的錢鍾書,在小說裏表達的這種悲觀情緒,與其說是閱盡世事後的大徹大悟,還不如說是一種高級的虛無主義。

  這種遺世獨立的虛無主義,讓錢鍾書的聰明,顯得並不平易近人,而是孤高冷傲,無害人之心,倒也令人生畏。1949年後,錢鍾書隨父親錢基博一同留在大陸,他的本能的孤高冷傲,似乎成為一道護身符,使其免於政治迫害。

  1957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號召黨外人士“幫助黨整風”,錢鍾書所在的文學所內立即組織號召鳴放。但錢並不“買賬”,依舊“咬緊牙關”,“對政治運動一貫地不理解。”5月,當時有一個部分民主人士代表的座談會,大家意見紛紜,錢鍾書夫婦卻一言不發,只是靜靜聽著。就在“反右”開始之前,有出版社編輯來京向錢鍾書組稿,錢卻說,這幾年自己專註於翻譯,沒有創作,拿不出東西來支持出版社。即使被要求再版《圍城》,他也婉拒。編輯對他說了一些“百花齊放”一類的話,“他呢,好像早拿定了註意,只是微笑,總不點頭”。

  可是,時年71歲的錢基博,在重病之中被成功“引蛇出洞”,“本著愛國愛黨愛民族的良好願望”,給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寫了一封後被人稱為“萬言書”的信。6月,“反右”開始。錢鍾書的眾多師友和親屬紛紛落網,錢基博受到批判,而錢鍾書則得以幸免。在成功躲過了大風大浪後,錢鍾書的“先知先覺”更是成為了一種傳奇。

  但是,一生讀書不倦、嗜書如命的錢鍾書,在政治動蕩的年代,無書可讀,只好背辭典,做做宋詩選註和英譯毛選的小差事,內心應該還是相當苦悶的。雖然後世有人稱,大陸學界雖然與世界隔絕,但是錢鍾書後期的著作則流露出極為鮮明的解構性特征,與當時國際文學、哲學界最新思想不謀而合。不過,對於絕頂聰明的錢鍾書來說,他的學問究竟是被耽誤、被荒廢了。

  【此文發表於2014年8月26日《襄陽日報》悅讀版。見報時標題改爲《「龍」一樣的錢鍾書》】

  http://xfrb.hj.cn/read.asp?newsid=988064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七):旧时代的郭敬明

  拿到本书,突然有种诚惶诚恐的感觉,“经典作家十五讲”,细数下来,除了中学时必读的鲁迅,知道“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出去”的《围城》,曾经疯狂喜爱的米兰·昆德拉,以及最近的新宠毛姆,剩下的,都是只有闻名不曾看过。

  当然,我也不能点背就来怨社会,埋怨高考应试教育毁了我的语文课程,实际上,在大学,网吧里的人永远要比图书馆的人多。这不禁使我想起了钱钟书的段子,买了一本笔记本来记录读书笔记,结果记得都是打牌、打牌。

  因此,我也只能挑我熟知的人来说说曹老师的心得了。个人最近疯魔毛姆,无论是月亮与六便士,还是远大前程。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毛姆描述的那个时代和现在的年代有着某种契合,而细读之下,竟然发现毛姆之所以能如此细致和冷静的描述当年的那个社会,是因为——毛姆口吃。

  是的,毛姆出身律师世家,因此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律师,在法庭上舌战群儒,哪曾想,口吃彻底断送了自己的梦想,不过也养成了自己敏感,甚至有点孤僻的的性格。

  当然,有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毛姆这家伙还是个大富翁,按照曹老师的说法,颇与中国人信奉的清贫出文人的教条不符。毛姆不仅住的地方好,“毛庐”也接待过不少贵宾,而且还是一个喜欢赚钱的家伙,认为贫穷才是罪恶的根源。

  以上描述让你会想到谁呢?反正我是想到了郭敬明。不是很高的身高,以及对于商机的敏锐把控能力,估计郭敬明也算得上毛姆一样的人物了。

  但问题是郭敬明为什么不能成为毛姆呢?曹老师估计讲毛姆的时候根本没想到郭敬明,但我觉得,如果有一天郭敬明真正能想明白了毛姆的一生,或许他会认识到人生短暂、快乐苦多,留下来的是文字,带不走的是孤独。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八):《经典作家十五讲》:书写者的光荣

  当毒药正在准备中的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用长笛练习一支曲调。“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支曲调。”(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援引自纪奥伦”)

  愚钝如我,至今仍无法搞清楚当下的阅读碎片化的趋势对人类而言利弊几何。一方面,人们不必在卷帙浩繁中苦苦求索,而只消在轻薄化的电子载体轻划轻点,即可享用阅读时光;但另一方面,当载体变得不再沉重的同时,文本也被分割。它所承载的意义究竟是否依旧完整如初,却需要更多论据来进行论证。

  但在讨论所谓的“意义”是否完整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的问题是,书籍,或者说仅仅是小说,它所承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也许我可以援引米兰•昆德拉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小说家要写的,是小说应当写的东西。”他很擅长写格言,但格言的巨大能量藏在只言片语后,很难轻易明了。

  所幸,你也可以在这本在这本曹文轩先生所作的《经典作家十五讲》中,找到答案。

  无法告别的抒情时代

  作为中信出版社独家策划的“独角兽公开课之‘北大课堂’”丛书的第一册,曹文轩和他的《经典作家十五讲》无疑代表了一种难能可贵冷静的声音——既敢于对现状表达忧虑,又相信自己的一己之力可能会带来些许不同。这或许也说明,充满对文学热爱,对抒情时代的依恋的作者,总是对这个世界和人类社会更好的可能抱有期望。

  “抒情时代”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充沛的情感会让这个世界生机勃勃,因而“抒情时代”总令人怀念。文字是人们用来抗拒流逝的直接方式,好像把记忆付诸文字,一切便可长留心间,不必忧心于遗忘。而值得记忆的元素往往饱含情感。这便是为何热衷于文字的人时不时会“永远热泪盈眶”的缘故了——不敏于感受的人很难陷入感同身受的境况。

  于是对于大多书写者,他们的素材源于内心,源于对“抒情时代”的美好怀念。这样的记忆为何可贵,是因为时代的进步,首先需要大多数人对未来充满向往。通过文字,这些记忆得以保全,进步也由此被驱动。

  但阅读碎片化,是否也会将情感,同时“碎片”呢?

  审美与时代精英

  《经典作家十五讲》通过对十四位文学大师生平及作品的评讲,试图为读者勾勒出“文学大陆”的迷人轮廓。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时代精英,他们之所以成为精英,是因为由他们构架的审美基础在那个时代,甚至是时代之后都令人怀念。

  在《美学的意识形态》一书中,作者曾强调美学的标准是因时而变的,“因此才有‘意识形态’生成。”文学作品作为时代的反映,同样也标榜着某个时代的审美特质。因而当书写者具有精英意识时,他会自觉地摒弃个性中有碍于时代发展的局限,从更宏观的角度书写个人经验。就像鲁迅先生将自己与天边的人们相关联一般,一个“经典作家”,必然渴望自己的文字可以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只是可惜,我们似乎并没有生于一个精英辈出年代。因而有人开始反思时,即使形单影只,也会弥足珍贵吧。

  寻找书写者和他的光荣

  最早的文字持有者是“巫”。在远古的记忆中,“巫”是聪明的意思。这意味着独占文字的“巫”是因为他的聪明,而肩负了“记录”的责任。为什么要记录?也许即使是忙着茹毛饮血的原始人,恐怕也会在弥留时对空虚产生恐惧吧。你无法占用任何东西,除了内心无法割离的记忆。

  在《经典作家十五讲》中,曹文轩先生对普鲁斯特的解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而普鲁斯特本身,其实便是一个纯粹的书写者。长期的卧床生活使得他可以从容地沉浸在回忆中,进而书写个人的独特经验。而人们却总能在他如水的文字中静静地看见自己的影子。如安德烈•莫洛亚所言,“普鲁斯特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教给人某种回忆的方式。”这其实是每个书写者都渴望成就的。书写者们好比是一匹匹雪狼,在无垠的雪原上,它们的长啸会为后来者指引方向,即便这声音,来自于古老的时光。

  人类的恐惧来源于对有限的忧心忡忡。人们怕遇见时间的尽头,怕空间被压缩到令人窒息的地步,于是贪婪的占有被一些人选作排解恐惧的方式——但“占用者们”却会在一次次征服后变得更加恐惧。而对于书写者却要从容许多了——“一行诗的寿命要远远久于每一个人。”

  这是属于书写者的光荣。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九):解读经典中的深刻

  曹先生解读的十五位经典作家,国内国外的皆有,但无论是我原本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在读过曹先生的深刻解读后,我都不由得对十五位作家有了更深层次人理解,同时也有了新的探索欲望。

  像鲁迅、沈从文、钱锺书、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等名家,原也曾有过一知半解,现在经曹先生的解读后,始知自己读书之浅薄。不熟悉的如废名、汪曾琪、卡尔维诺等人虽曾耳闻,却因读书不曾受过系统的教育而一直未曾谋面,但是读曹先生对于文学,对于每位作家的解读是一种享受,他对于每位作家的深刻观察与特点把握,是那么犀利,在对每位作家的崇敬之时,又有对当下中国文学品位的愤怒,他对于美与价值的欣赏,让人叹服。

  正如开篇所说:文学就是一种用来书写个人经验的形式。曹先生深刻地把握了每位作家的作品背后独特的个人经验,为我们揭开了造成这些经典作家文字风格中生命的秘密,你在阅读时,常常会感觉,细腻的不仅仅是这些作家,细腻的是这位此刻的剖析者,他精准地把握着作家们文字里隐藏的秘密,哪怕是微弱的声响,他都能听得到。

  鲁迅在学校的课本里一度被抬到很高的位置,但无论如何,少年时代的我读他的那些课文并不曾有过真正的喜欢,也许是因为他的文字里总有一种冷,一种旁观者的冷,一种高高在上的男人的社会的目光,而我做为一个女孩子,总是喜欢那些世俗的、安静的、温暖的东西,况且记忆深刻的是在他的文字里所学到的一个词“睚眦必报”,还读得这个词在正文下文的解释,更令我觉得鲁迅是个过于刻薄的人。由于读书过程中并没有谁来真正引领一代大师文学中的真正深刻含义,所有的结论皆是自己一鳞片爪的理解。及至今日读曹先生的分析,始终鲁迅的文字是经得起推敲的。他对世俗的嘲弄,将一切俗化,骨子里却是清冷与傲慢,他幽默,出自一颗痛苦而尖刻的灵魂,他的眼光,他的高度,都是建立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当然更建立在他那独特而智慧的灵魂上。

  郁达夫是浪漫主义者,他的文字背后有一个形象--一个很有架子的文人。故此他的文字体现的是一种“干净”。曹先生在此时表达了对于当下文学的愤怒“文学还要不要这番干净?干净了是不一定不深刻了?当下的答案是,深刻必出自丑--不,必出自脏。”曹先生的愤怒不是没有理由,中国的许多文化产品不正是如此吗?以丑为美,以丑博取他人的眼球,我常常想,这些细微的文化导向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阅读世界与人生观,遍地接触的都是这些恶俗的文字,孩子们面对的是多么糟糕的世界。可是许多人偏偏只想着自己眼前的利益一同糟蹋着这个社会。我曾读过曹先生的一部儿童文学小说,当时打开书首先吸引我的不是小说本身,而是他对于创作的体会,他的文字中带着一种清高,一种痛苦的思索,他喜欢他曾成长的一切,他带着诗意的目光来重新回味这一切。当时我便感觉这是一个在真正为孩子们写作的作者,是值得我们去接近的作者。

  沈从文的文字省略掉或虚写了一般意义上的灾难与痛苦,他的艺术是经得起时光考验的,我想,沈之所以越来越为读者们所推崇,是因为他的意义是超越了时代的,而曹先生在此时提出了写作的真正艺术:从前,我们总以为,艺术要比生活更强烈,殊不知,真正的艺术恰恰是比生活更浅淡。就如我们曾经历过的大是大非的年代,曾经荧屏上的圆盘大脸的审美变迁,艺术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沉到生活深处,你内心深处发生的那一丝丝轻微的颤动。在读关于沈从文时,为曹先生的理解而叫好。

  关于博尔赫斯,失明、失眠使他发现了真理:他发现这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是上帝漫不经心的一笔,一切皆含有意义,一切皆是文章。也就是我们写文章中最喜欢说的,小中见大。关于其他的每一位作家,曹先生都分析得深刻淋漓,与其说是我们在同他一起阅读经典,倒不如说是我们在倾听一位写作者内心灵魂痛苦的呼喊,他用自己的阅读经验与写作经验向这个躁动的文学环境砍下的一把又一把利斧,渴望有人倾听,渴望有所转变。这种愤怒,我们听得见。

  曹先生在开篇中用四个词来谈论文学的生命:无中生有,故弄玄虚,坐井观天,无所事事。看起来带有贬义的成语,在文学的世界里,却是让文学生命力持久的准则,相信会让读者心生同感。

  《经典作家十五讲》读后感(十):书中的作者们

  书中所写的作家导读,一个接一个的作者,从作家的背景,到他们的经历,说写的作品,各种方面的提及,告诉我们的各种关于作者的事,都是别的书无法达到的。

  鲁迅、郁达夫、废名、沈从文、钱锺书、汪曾祺、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川端康成、毛姆、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诸多作者的介绍,不仅让读者读者畅快,更凸显出曹文轩本人的知识丰富以及超高的文学修养。

  郁达夫,从书构架上看作者将郁达夫定义的关键词是干净、架子、生命、质地、风景四个方面。从文人的书生气到写作时的对立面,从写法到修饰词语的习惯,方方面面的阐述极尽丰富。书中的郁达夫只是那个写沉沦也春风沉醉的晚上的浪漫作者,没有多少人明白的情怀却如此书作者所述的对日本的既爱又恨的复杂情绪。写的详细,更让读者明白作者所介绍的作者的方方面面。

  单从一个章节来说,已经写的如此精彩,后面的更是不读不快,此书的价值远胜其他,一本书让读者了解各个时期各个作者的不同以及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作品。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qingganwenzhang/29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