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病毒》经典观后感集

发布时间:2019-02-06   来源:爱情文章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爱情文章】

《贝多芬病毒》经典观后感集

  《贝多芬病毒》是一部由李宰圭执导,金明民 / 李智雅 / 张根硕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一):《贝多芬病毒》姜指挥

  《贝多芬病毒》人物

  姜健宇:40岁,指挥家。

  贝多芬病毒里最尖锐的人物,也最具备艺术特质的一个人。哈哈所谓所谓艺术特质在我心中就是有才而执拗。

  姜指挥关键词:

  a。家长:姜指挥带的平民乐团,他一直在扮演个类家长角色。对成员要求严格,负责,参与别人的人生,充满着父母式的爱,不表达,却要人无条件接受。

  。恋人:看剧我一直在想他是谁的恋人?是缕美的吗?缕美一直付出更多于姜指挥,因为他觉得他们是一样的人,在孤独方面,也就是情感表达和性格方面,但才华却远不及他,所以爱里充满仰慕。而姜指挥的目光却一直聚集在小健宇身上,认为他是个可以超过自己的天才,在惺惺相惜中又多了羡慕或者说嫉妒和要把他培养出来的责任,这种责任来自什么呢?注意到他要求一个照顾他的人,类似与保姆,他没有选择缕美,而是选择了小健宇。如果说从才华上小健宇优于缕美,而收他为徒,并倾情教育,但是在个人生活上他依然选择了小健宇。并且在小健宇好像是因为最后一场公演不能实现哭泣的时候,他抱着小健宇。虽然缕美和姜指挥在他们去往的公园也有过拥抱,我觉得感动和美好更多一些。而爱人,总让我觉得是可以在悲中拥抱的人。

  c。艺术家:是艺术家,不是艺人。郑明焕是艺人,因为他塑造着一个艺人的形象,活在传媒中。而艺术家活在艺术中,不仅可以抛弃社会的凡俗,甚至可以牺牲自己。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遇见真心爱她的25岁美女,却因为改变了他的感情,从而在动摇着他艺术的风格,而愿意放弃爱,留下他的艺术。虽然艺术家不一定必须没有伴侣,但是二者不能够很好协调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到什么对于姜指挥来说更重要。不仅是爱情,对于人来说,在艺术里,他们与其说是他的人,不如说是他的乐器,他不会去看人,而会去听乐器的声音,他不会去搞人际关系,而只注重这些人带来什么样的音乐。

  d。名品: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寄予别人的希望。不是天才,没有很好的社会背景,在苦难中,把感动他的音乐当成唯一的寄予,不计筹码的付出,永不止歇的追求,不放弃不妥协,最终经过一层层的炼狱站在这个社会的上层,成为多数人眼中的贵族。他珍视他贵族的身份,却清楚的知道自己成为贵族的艰辛。他不认为平民不可以成为贵族,只是他经历过了,才知道那个过程有多艰辛,所以也导致他看着那群空有一腔热情却缺乏努力的团员的时候,习惯性的讽刺他们。他是贵族和平民间的人,不真正的属于任何一个阶层,所以他才会混迹在二者之间,但不真正属于谁。

  e。边缘指挥家:什么是这个世界的边缘呢?和这个世界相交,却相交不太深的人吧。因为曾经从这个世界的最悲哀的底层穿梭过,像姜指挥挨饿受冻,且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走向死亡而不加挽救。在孩子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力量救不活一个人,哪怕是最爱的母亲。知道了人力,在这个世界的有限性;而又因为被世界践踏过,而拼命努力的他,这个世界永远性的和他保持着距离,爱不起来,且不能恨。所以他边缘,无法对世界敞开,要逃避却也逃避不了,只好和世界保持着距离。和世界保持距离,就会和人保持距离,和规则保持距离。他边缘,但同时也是位指挥家,不仅因为他的职业和社会位置,更因为他对人生的态度。他面对自己的生活参与性少于规划性,对于别人的生活也是指挥,他在塑造生命,而不是随着生命而行。

  f。思想者:在市长的就职演说中,他指挥了4’3’3’。不发一语,一个倾听世界声音的乐章。他对世界的思索,还原给世界,不去命名什么是世界,而是倾听,所有的发生都是世界的发生,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的声音。这里已经脱离了一个平凡人的感悟,走向达人。走向关于生命,关于世界的思索的思想者。而且整部剧集他的言论多发人思考,每一个都像是一个发人深省且成定论的理论。呵呵把他的对白摘录下来,这个不是我归纳的,借鉴别人现成的,且不全。等有生之年在补充。

  他的对白:

  没有什么不可以放弃的,认识自己水准的勇气。啊,我原来是这样,所以我不能当主角,即使我死而后生,也只能是观众,去音乐会吧,去听听有名人士的音乐会吧,是这样的。你们为什么出头,伟大的人另有其人。现在看看吧,要给老公做饭,还要上班赚钱,不够条件为什么还要做呢?古典乐是为了贵族存在的,本质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2)

  是啊,莫扎特是平民,但平民也要分人的,有能准确演奏音调的平民,也有连音都调不好的平民。(2)

  是的,有我这种人也就有另一种人。一点实力都没有,却用道德人性粘着人吸人血,跟那种人打过交道之后你会想念我的,我就当你是在夸赞我。(3)

  要变的自私一点,各位实在是太善良了。不是善良,而是愚蠢。为了父母,为了子女而牺牲,都是错觉,看看各位现在的样子,不能做想做的事,生活不如意,为了某某而牺牲付出,到头来只会怀疑是否值得。这不是善良、愚蠢,而是卑鄙。只要下定决心就可以办的事,你们却拿出100多条借口去逃避,现在想逃也逃避不了了,正如大家所见,我们已经到了悬崖边,屋顶的尽头,即使这样也觉得自己办不到的人,我不会挽留。(4)

  家庭问题就和家人解决…(4)

  感到幸福吗?替出故障的信号灯指挥交通,闻着汽车尾气,感到幸福吗?这一点我承认,每个人都该各司其职,视金钱为生命的人,能吃上泡菜加米饭就满足的人,把所有钱都捐到埃塞俄比亚才能安心睡觉的人,各有不同。没有谁对谁错,都是在发挥各自的作用而已。所以你,姜建宇,依据你的价值,就在这一秒钟,感到幸福吗?就问你一件事,你说想学指挥…(5)

  梦,这怎么能是你的梦,你连动都不动。那是星星,在天上挂着的,遥不可及的,不敢奢望的,甚至连尝试都不敢的星星?这是谁在说一些荒唐可笑的星星的故事啊。你总该尝试些什么吧,勇敢地去碰撞去拼搏,遇到挫折不断构思新的计划,这样才会留下你的色彩,你的印记,只有这样你才配称它为自己的梦想,随便捡来一个说就成为你的梦想了吗?如果这么简单,那么医生、博士、律师、法官你都可以说成是自己的梦想啊,干吗不?我不是让你实现梦想,我是让你敢于去做梦。(5)

  说这些话都没用,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反正会后悔一辈子的人是你。原来你只是这种水平的人,连梦想都没有,甚至都不敢做梦,就在生活面前屈服了,你试试看这样揪着头发痛苦一辈子,临死之前才想起指挥?想在临终一刹那才发出痛苦的悲鸣吗?随你便吧。(5)

  马上要演奏的《威廉•退尔》序曲作为歌剧序曲,是描写14世纪奥地利侵占瑞士时,当地农民奋起反抗情景的曲目。我们的公演也一样,一无所有的人也可以演奏出这样的效果,我们也将掀起一场革命。(5)

  不想让自己后悔,但弄不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到头来一无所获,有可能失去一切。(6)

  你以为我为什么让你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你实力超群?不,你还远远不够。正因为实力不够才让你进去的,让你受点刺激,让自尊心狠狠地被践踏,换取崭新的自我,但你竟然就这样逃避它。(7)

  是吗?那是什么,难道是情谊,义气这些吗?我也觉得你应该不是一个会被这些东西绊住的幼稚的家伙。但竟然…刚刚罗美有句话说的不错,欲望,你似乎只把它看成是出人头地,追求名利,但真正的欲望不是这些。(用指挥棒指着小姜的肚子)在这里面,你的渴望,到底有多么地热切。欲望换句话说就是力量,不管多累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的力量,下狠心,归根结底你就是缺少这些。(7)

  建宇,他是个天才,我也不想承认,不过的确实是,他是个疯子。一般人所想的那种天才也许并不存在,但我心目中的天才是存在的,不是像你(郑明焕)这种有一点资本就拿出来炫耀的家伙,而是真正的天才。不仅有天赋而且无畏无惧,和莫扎特旗鼓相当,竟然能抄下《求主垂怜》,没有框架也没有形式,只是在源源不断地迸发出能量,而且这孩子还有着一颗温暖的心,绝不抛弃别人。最可怕的是这些都只是个开始而已,他只是在平时稍微显露出了一点头角,那里面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我不敢想像。(7)

  是我不够资格。你也知道,我既不是老头,也没什么派系,又没有弟子,不能为他安排大学,也没有坚实的经济后援,我这性格也不会耍嘴皮子。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还可以高傲的目空一切,但他也像我这样生活,告诉他这才是正道,我实在是没法强迫他这么做,尤其是最近我也弄不明白这到底算不算是正道。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者为他掌舵,像我这么偏激,坚持己见,顽固不化的人可不行,只会毁了他的前途。归根结底,如果让他跟着我,最多只会达到我这样的水平而已,一个边缘指挥者,永远都只是A-那样就太可惜这孩子了。现在才意识到虽然有些晚,但既然晚了,就让他快一些学会飞翔吧,拜托了…(7)

  你到底是傻还是想象力不够,你知道听不见意味着什么吗?你身边的人都会变成哑巴,没法对话,去山里也听不见鸟叫,大海也变得宁静,只见闪电却听不见雷鸣,汽车路过也会直接从你身上轧过去,最重要的是音乐从此消失了,你的小提琴!(7)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二):转自贝多芬病毒吧

  看韩剧有个不好的习惯,从不看企划,也不去了解哪个演员演绎哪个角色,就看自己是不是能看过得前三集,会不会继续看下去。只是因为网上的一些评论,很多人是冲着金明敏去看《贝多芬病毒》,以及“国民演员”“大师级演技”这样的称谓。于是就去找来看,心下还在想着这种交响乐体裁的剧会不会对自己的胃口。

  看着“世界级的指挥家--姜健宇”的出场定格图时,还不知道其人是谁。以为那个63天后从交通警变身为天才指挥家的才是主角,才是大家口中的金明敏。

  错误犯得很低级,也很大。因而,才更有惊喜的收获。

  最近在重温,眼睛里只想看到他一个人,无论什么着装,无论是和谁的对手戏,都不想轻易地放过。

  现在回想有点记不起来大姜是什么时候让我对他着迷的。也许早在他听说小姜性格单纯,就成功破解被修改的密码时,让我有点小吃惊地被他吸引;看他无视别人的立场,强占别人的房子还声称无法接受和小姜这样的人同住时让我为他的无理无语。再到“垃圾,狗屎”这样的话冲口就出,将别人的自尊践踏到无以复加,我便在想:以后你又会落到什么下场呢?所以看着小姜的天才能力渐渐显露,看着团员们宁愿听小姜的指导而在内心无视这个所谓的大师时,我也曾暗爽过。直到小美说要选择小健宇而不是老师时,这个老男人有一丝不易察觉且镇定自若的受伤表情时,我开始有了一点心动。----这个时候,才知道谁是金明敏。

  直到第三集大姜展现实力的时候开始吧,和那些惊呆的团员,包括小姜与小美一起半天没回过神来,然后在他对着小美挑衅般微笑着说:“我明天就走,帮我定机票,FIRST CLASS”时,瞬间沦陷。

  至于第五集的演奏会那个名场面,就更不用说了。但凡看过的,无不会为此时的大姜折服吧。无论是作为指挥家的风度礼仪,还是他面对小美失措时的理解及主动伸出的那只坚定的手,再到得知小美暂时性失聪时那转瞬即逝地意外,然而仍能顾全及掌握全局地镇定。还有在当小朋友开始吵闹,再加上为了拖延时间,风度翩翩弹奏《一闪一闪亮晶晶》时,脸上浮起的那个优雅的笑容。当然还有那著名的“啊啊,麦克TEST。。。。。”

  大姜的形象在逐渐饱满和丰富起来。不再只是一个拥有超级毒舌一条的臭屁老男人。他的自大狂妄,有着实力和阅历作为强有力的根基,让人不得不服。更何况,他说的话,其实每句都是那么有道理。

  很喜欢小姜在劝他时也同时是对他的评价---“四十多岁的男人,早该历经风霜了”,确实,这也是在之后的剧情中可以常常发现的属于大姜的魅力之一,在与前后两位市长的几次对决中,同样是老男人,怎么差距就如此地天差地别?总体还是要感谢编剧,虽然有些网友称到后期剧情开始有点走调有点滥了,但好在始终没有毁掉大姜的风格。

  再谈谈我对该剧中的爱情戏的理解。不对,我觉得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感情戏,而且,不仅局限男女主角之间。

  这是第一部戏,我不似以往那么凝神屏气地等待着男主为女主动心动情。也许,是因为个人对大姜的倾慕,以致于我觉得小美称不起这样一个男人。虽然编剧把小美编成那个能与大姜心灵相通的人(有点神奇,加之智雅的演绎弱了一些,所以看来不那么震撼)。

  大姜对小美,不能否认他是喜欢她的。可是要说到爱情,似乎还有段距离。

  “为了自己而舍弃的东西,往往让我肚肠寸断”-- 这是大姜曾经的爱情总结,尽管他只是对着多芬默念出这样对白。所以作为对于埋葬爱情的见证,大姜收养了多芬,并与之相依为命。几乎是他唯一的感情寄托。

  大姜曾对金老先生说过:“年轻时,别人经历过的我也都经历了,所以现在没有必要再去经历些什么”(原话记不太清了,好象是差不多的意思)---- 这让我想起小姜与小美,有过美好般配的开始,也有过让人心疼的不同步,以及分手结局。可是最后两人还是回到了最初那种惺惺相惜的好友关系。让我再次认知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如果两个不同步的人,造就不了深刻的爱情。

  回复2楼2008-11-25 09:09举报 |

  个人企业举报

  垃圾信息举报

  Asura_Shi

  初级粉丝1

  在还没看到大结局演绎的时候,仅就一篇由该剧导演评论的话就让我很有触动:年纪再多长几岁就会理解这样的结果,相爱的人无法在一起生活的事实。。

  因而对于大姜与小美之间的感情,以及结局的处理方式,我还是颇为理解及接受的。相对地,我喜欢大姜那种直接的自私。-- “我不要改变,对我来说,不变的只有我的音乐和多芬。所以,帮帮我。”

  无法想象大姜与小美如果是在此阶段走在一起,他们能否走到人生的最后呢?。。。。不如在回忆中,回味曾经有过的那些美好的心动。回想起来,其实早在第五集,当第一场公演结束后,大姜就对小美的情愫有所察觉的,还是那句话“四十岁的男人,早就历经风霜了”,所以对于小美那时还不自知的情怀,大姜对着小姜所说的“她连说三遍想了解我,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是一种提醒,可惜小姜反应超级慢。再到后来小美直接表白后,又撞上小姜在门口,大姜那种强势的作派也是我的大爱,“再说一遍,到底是谁,哪个健宇?”“她说不喜欢你了,喜欢我。”我喜欢他那种直接,也欣赏编剧没有用一般韩剧中会采用的,以保护弟子不受伤害为借口刻意躲藏或隐瞒,而在某一终级时刻被撞破的桥段。大姜无论对小美还是小姜,都很直接坦然。顶多对自己有些口是心非。

  在我看来,大姜对小姜的感情,和对小美的感情,差不多是同等的,都有着如同父辈对后辈的疼惜。

  至于小美,相对前半部那种活泼直爽,讲话不经大脑的个性,后阶段经历着逐渐失聪的小美,则更让我欣赏。她的爱因理解而逐渐沉淀了。曾经听过一句台词:眼睛瞎了之后,才发现对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了。小美也是,当渐渐听不见那看似残忍的语句时,用心感受到的那个人,让自己变得更成熟地去面对那份感情。“就算是到老了,也要这样疯狂地爱着老师你,永远也会记得老师的声音”, 其实这样也很够了,可以这样去爱着一个人,才更容易接近永恒。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该剧的音乐指导,著名指挥家徐锡泰声称看了该剧金明敏演绎的指挥家,让自己产生危机感的评论,,听了让我心中大喜啊。

  对于一个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门外汉的我来说,以往一直对于又不参于演奏的指挥,为什么拿着一根筷子在台上那么抽风那么陶醉不明所以的。而看到了大姜,才理解指挥的真正意义所在。至于那根“筷子”还有那只执着这根“筷子”的属于大姜的手,,我得说那个徐锡泰指挥家的“自知之明”是很正确的。

  最后的镜头中,大姜牵着多芬离去的背影让人产生落莫,那是因为觉得再也见不到姜MAE的不舍。整部戏,只看大姜一人足矣��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三):老姜

  两年前看了第一遍,一直都想看第二遍,最近看了,突然涌出一堆东西,想想还是写一下。

  【老姜】

  很难想象现实中真的会有老姜这样的人存在,毫不圆滑,出口伤人,若非在某方面很有一技之长,恐怕难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作为一个人物,人们喜欢他,对他深感兴趣,原因不外是被其才华和个性吸引——成就非凡、尖刻毒舌、蛮横阴险、孤傲清高、咄咄逼人、极端理性,诸如此类。尽管可以想象,当他们在生活中真的遇到这样一个人,仍能喜欢他的概率究竟是几。

  对于一些被吸引者,老姜很可能意味着一个新鲜玩物,这个玩物的外型、色泽不同于其他玩物,或者它有着某种特殊的气味,材质也不尽相同,新奇,诡异,足够吸引看客。但我深信对于某一类人来说,老姜毫不新奇,甚至毫不奇特,很可能他所引起的只是一种深深的共鸣。这一类人是肯定存在的,而且老姜是这类人中做法最夸张的那一个,或者说是最出色的那一个。老姜就是某些人所钦佩和向往成为的一个形象,他只不过是站在顶峰,在顶峰以下,有那么一类人目光同向,彼此认同,其愿望是向顶峰攀登,虽然顶峰永远不能到达。但这类人,这顶峰,这无声无息的认同和坚忍不懈的攀登,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在昭示一些东西。

  或者可以从那些虽实力不济,却被老姜引为“我的团员”的人身上看到类似东西,虽然有些差距。老姜的笃定、不屈,在这些人看来是难能可贵的,而且极有可能,他们曾深深希望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过早抛弃了这些东西。当他们透过老姜表面的尖酸刻薄,稍微向其内核做些深入时,才意识到老姜是这样一个描摹出内心深处所认同、所期待的东西的真实形象,如同看见某种被尘土覆盖的珍贵之物又重见天日。很难说他们对他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共鸣,但这里面必定有认同和钦佩。因为若一个人能以一己之力做出他们虽极力希望去做,却无法做到的事,这已经可被称为某种精神层面的偶像了。恰恰是这种认同和钦佩,使这些人在老姜眼中可被称为“我的团员”。同时,老姜对他们的意义很可能远不止让他们实现艺术夙愿,而是唤醒了某种东西,当他们回首看他时,会发现曾被自己过早抛弃的某些可贵之物,正在他身上发扬光大,而且这种发扬光大,伴随着他们所不能想象和忍受的牺牲。然而类似的认同感在某新任市长之流的身上显然是看不见的,此人绝无可能抱有哪怕一丁点的理解,更谈不上认同和钦佩,只能归为庸人一流。庸人通常以嘲笑高贵之人为乐。如同一位哲人所说:

  “他们轻蔑他的快乐,并且嘲笑他眼中流露出的光芒,一个人怎能甘于处在不利的地位,一个睁着两眼的人怎么会希望遭遇不利的境况!那一定是他受了高贵的人的影响,理智有了毛病。”

  老姜这种人势必是高贵的。但在庸人眼中,确实是“理智有了毛病”。他的快乐,他的荣耀和光芒,庸人看不见,他们所看见的只是他看似光怪陆离的性情,以及他所遭遇的不利。

  老姜在某种程度上和福尔摩斯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指杰出的才华和古怪的个性——类似东西只是点缀——只有性情是天生的、深及内核的东西。唯有触及灵魂、精神层面的某些东西的共通,才是真正的相似。老姜和福很可能是同一种类型的人。编剧若非本身就是这种人,那便是对这种人的了解足够深刻和犀利。老姜的一切行为无不反映这种人的常态:一个对待人生和事业都极其严肃的人,用科学家的严谨来演绎乐谱的人,近乎极端的理性,并深信感情与荷尔蒙能够被理智控制。这种人的性情,无非是冷硬、笃定、决绝、严肃、坚不可摧。如同一尊大理石雕像,静置,冷硬,千百年不变;如同冰峰一样寒气逼人,高耸入云;如同一列庄严的山脉,坚实可靠,刚强不可摧折。确有某种不容轻易改变的准则甚至信念在牵引或制约着他,然而他又是足够自由的,因为准则由他自己制定,不受制于任何人。他向着某个目标前进,笃定决绝,没有犹疑,毫无畏缩。世间的庸人所推崇的东西——乖滑的利益,空泛的名誉,情情切切,一坨坨的感情和一堆堆的情绪——就犹如无形的蛇一样在他身边游弋,但最终只有绕过他才能继续奔流向前。这种人对待人生和事业,都极其严肃,将自尊与信念置于种种正当的名利之上,无视周围的目光,无论它们是否会将人灼伤冻坏;不随波逐流,无论那波流中暗藏多少诱人玄机。他将甘愿饮尽自己杯中的酒,哪怕那是一杯苦酒。

  这种人几乎可以毫无牵挂的独自活在世上,独自活着,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如同野外的狼,几乎不可能不独行,必须独行,必须保证自身且只有自身是自己的王。这种人不一定有真正的寂寞,但一定有真正的孤独。寂寞可能转瞬即逝,孤独则伴随一生一世。孤独是一种中性状态的描述,不涉及感情色彩。但是说到感情,则极有可能是最热烈的,一旦点燃,就形同火山爆发。老姜的情绪和情感无疑寄托在音乐和狗身上,看他对音乐的热诚和专注,以及狗中毒时他所表现的,就可以瞥见那种情绪和情感是何等激烈,如同烈火。他就是个性情中人,对一条狗已能如此,若是有爱情,那会激烈到何种不可收拾的程度?他无法接受感情庸扰,无论来自哪一方,无论是女人,爱徒,还是“我的团员”。因为但凡平静的湖面被激起哪怕一圈涟漪,都会带来不受控制的恐惧感,终日被这种恐惧感攫住咽喉。他说“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这几乎是必须的且是固定的状态。非这样不可。害怕改变,因为害怕失控,害怕如果不再享有极其孤独的精神世界,便极有可能自身不再是自己的王,就像一个王被分享权力一样。可怕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情绪,情感都是如此。因此哪怕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激涌,也要拼命压抑,恶言相向,把情绪、感觉通通屏蔽,勒紧缰绳,深怕稍有松手就偏离了自己预定的轨道,因为一旦偏离,就极有可能是万丈深渊。

  老姜这个人物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大抵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人毒舌霸道至此,在现实中难免招致嫉恨,成为“乐团杀手”是肯定的,自此事业生活不如意也大有可能。然而他身上那些直率、真诚、笃定、决绝、坚定、不屈、严肃,如此种种,难道不应该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所理应具备的品性?憎恨和嘲笑类似品性的人,若不是出于毫不能理解这样坦荡正直的为人,那就是深切妒忌世间竟然能有这样不计后果的坦荡正直。然而,一个正直之人理当如此,起码在内心应当为这些品性留有珍贵一席,就如同前面所说,哪怕我们只能仰望顶峰,哪怕顶峰永远不可能抵达,但目光必须是同向的。这朝向顶峰的无声无息、坚忍不懈的攀登,确实昭示着那样的人格与品性,光芒熠熠,庄严如山。

  【导师】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重要的人,亲人,朋友,爱人,还有一种重要的人,那就是导师。导师和普通的老师是不同的,由于经常有一对一的指导,所以导师和自己带的学生,比起普通老师和普通学生的关系要密切得多,学生就是继承导师衣钵的人,导师在学问上的“DNA”都“遗传”给了自己的学生,一代一代就这样传下去。不仅如此,学业、事业、生活,任何问题都可以同导师探讨并从他那里获得提示。有的人由于专业的缘故,一辈子没有机会遇到这样身份的人(用领导来代替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毕竟不同),有的人却可以有很多次机会选择、跟随导师。

  大学的时候听学长说,“导师喜爱一个徒弟就会心甘情愿在任何事情上去帮助、提携他”。后来自己有了导师,才真实感到这种学业、事业上的指导、提携就好像父母对孩子生活上的辅助一样,是一个人一生中不能缺少的另一种能量来源。一个好的导师,就是一个人学业事业的“父母”。好导师对自己学生的帮助是完全不计代价的,哪怕这个学生乖戾、自负、经常闯祸、不尊重人,导师可以无视这些、忘记这些,像父母一样,教训了就过,不会记学生的仇。就像电视剧中的学生小姜这样自负、自傲、伤老师的心,但他的老师仍然完全可以不计这些的继续提携他。真的有这样的好导师。

  看剧的时候我常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位导师。他是领域内知名度相当高的教授,非常厉害的国家级专家。他对我们这些他亲自带的学生特别好。他很忙,但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缘故而耽误学生的事,给他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都是迅速回复,哪怕是在开会接不了电话,都会发短信告知,会议结束后就立刻给学生回电;经费问题也完全解决,还经常请学生吃饭;任何学业方面的困难,他都完全帮助,非常负责;就算生活中的琐事、烦恼也可以同他谈,他给出的建议都相当有效。然而,想起自己也有让导师操心的时候,有时是人懒迟到,竟然让导师在冷风中等;有时是实验不好好做,令导师生气;有时是缺乏自信,参加大赛时导师还特地发短信鼓励……现在想想,自己也曾做过很不给力的事,但是导师全部都不予计较。

  导师可以批评自己的学生,但绝对不允许其他人无视自己的学生,无论何时都会维护自己的学生。就像老姜因为“天鹅之梦”的赞助商欺负小姜,而教训了那赞助商那样。记得大学时,有一次因学术组获奖和一帮官员照相,导师是专家,自然被请到中间站在大官员身边,而我只是一介学生,就被赶到最边上去,导师看到后不高兴了,立刻把我叫到中间和他站在一起,那一刻看到身边官员尴尬的表情,感觉十分爽。看着此剧,很多细节让我想起导师,不由得发这样的感慨。如果我是小姜,遇到这样的好导师,也会选择永远敬重他、追随他。

  【指挥和结局】

  金明民的指挥是我看过的古典音乐题材剧中最棒的。对指挥我只是略知皮毛,但也不至于只能看到表皮热闹。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指挥并非单纯打节奏,更不是举着棍子瞎舞动,指挥的动作通常在乐器发声前半拍就完成了,这也是指挥重要的提示作用。遗憾的是,看了几部电影电视中的“指挥”演员,在这最基本的一点上都全露了馅,加之基本手势太难看,节拍不成型、力度奇怪、连乐器位置在哪都搞不清的胡乱舞弄,实在让人失去看下去的欲望。然而此剧却正是片花中指挥的那几个动作使我下决心要看完整剧。金明民的表演几乎完全撑起了整部戏的专业分。两年前不认识这演员时,第一次看他指挥,我还以为那是个货真价实从音乐学院出来的人演的,力度、手势、提示都那么准确,动作优美娴熟潇洒。当时从网上看到一位专业管弦乐团的成员的评论,此人惊异地问:“这位演员是不是原先从音乐学院指挥专业毕业的啊?”然而这竟然只是不到半年训练的成果,可见演员的功力。其实若非本身对古典音乐有些研究,乐感节奏感好,要在短期内做到能糊弄过去的指挥,那也是十分艰难的,常常容易跟跑拍子,更别说能反应过来提示乐器和情感了。

  大概有些人觉得结局略显惨淡,然而我觉得这样的结局恰好是诚意的体现,因为其符合逻辑,符合现实。一伙乌合之众不能进入专业交响乐团是现实,一些有生活牵绊的人无法坚持对纯粹艺术的追求是现实,一个政府出资创办的乐团受制于官制是现实,强权可以任意打压艺术也是现实,一个声名鹊起于海外的指挥家最终回到属于他的位置,也是现实。这些人的遭遇均是出自现实,结局无一不符合逻辑。编剧并非因要讨好观众,或要硬性编派一个大团圆的温暖结局,而违背逻辑,无视现实。这样很好,很真实。

  【老金】

  我现在还记着老金给我的第一眼惊艳。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啊,什么洛林马泽尔、柯林戴维斯、布列兹和巴伦博伊姆,真人肉身跟转马灯似的过,耳朵眼睛都练尖了。补了一堆古典音乐电影电视,交响情人梦的真人版,还有国产那个恶心死人不偿命的双城变奏,都是那会看的。这两个我不说了,人家是偶像剧嘛,对偶像剧的要求不太一样。就光说指挥,玉木宏那指挥,和后面那个恐怖片里的指挥,那是看的我心里拨凉拨凉的。

  结果一看老金,你们可以想见,老金的指挥给我什么感觉啊。当时才看的贝毒预告片,刚看几眼就愣了,这就是第一眼惊艳,我说这个指挥真有点儿意思啊,那动作不像演的啊,难道是演的?可这演的比所有看过的剧里的指挥都高端洋气,动作娴熟是其次,连提示都那么准,提示准啊!确实是真的在指挥,和乐团融为一体,有了以前恐怖的看剧体验后,着实不相信一个演员能做到这一步。再看这个演员相貌平平,心想韩剧的主角不都是花美男么,估摸这个大概不是主角吧,难不成找了个真指挥来当配角。

  当即决定好好看看。第一集没老姜什么事,就一头一尾一闪而过。刚出来那会我心里还笑,说这是啥啊,耍赖不演出还说死后会遇到勃拉姆斯这是干啥啊,还什么世界级指挥家,敢情棒子真能自我催眠啊,搞笑不搞笑,感觉这催眠得跟情人梦里戴个假发装老外的日本大爷有得一拼了都。

  到结尾那儿爆出他是乐团杀手本质时,才开始觉得这人仿佛有点儿意思。第二集刚开始基本就是老姜这货的臭脾气展现吧,发型变了感觉还真有那么点归国专家范。就看他在车里唧唧歪歪的,到人家屋子里也唧唧歪歪的,一个相当讨厌的大老叔,我当时都没去想这叫不叫有个性了,光想着这老叔也忒讨人嫌了。后来猜密码和拿吸尘器桶房顶那儿开始,仿佛一下子就让人入戏了,这特么确实是一个怪脾气的归国专家啊。他刚进乐团,来了个指挥专用的噤声手势,心里一动,觉着做的还挺细。等他一口气说完那些滥竽充数的情况,憋着股火回到办公室把乐谱一扔,拎着皮包打算撤退的那一瞬间啊,我心里那一声声“卧槽”就滚滚而来了。这还能是谁啊,这就是个真的指挥家吧,绝对是那种在欧洲搞的风生水起然后回国支援的怪脾气指挥家啊!这除了是郑明勋这样的人还能是谁啊?(其实这位好像是郑明焕的原型)

  这人物演的实在是太有说服力了,但其实看第一遍贝毒的时候,我压根没想这么多,因为当时对老金一点都不了解,也没想过去了解。当时对他的演技也完全没有注意到,对的,就是没有注意到,不是演的自然不自然的问题,而是因为他都和老姜合体了,他就是老姜,老姜就是他,压根不存在“演技”这个东西,因为压根就不是“演”的,是“存在”,是本来就“是”。我当时是发飙的看啊,边看还膈应着论文咋办啊还没开始写。这剧剧本也不错,挺不落俗套,好像两天就全看完了吧,直到看完整个剧我都还觉得,这个演老姜的,估摸是个四十多岁的演员,大老叔,本色出演。

  就这么想着查查背景资料,也是天意,怎么刚一查就蹦出来《我的爱在我身边》,当时是看的剧照还是预告片儿啊,我眯着眼睛看了相当长的时间,心里说这人是谁啊???看看名字和介绍,没错啊,可这人和老姜差的不止一个宇宙速度啊,遂把电影给看了。边看心里就边在暗示“这是老姜这是老姜这是老姜”,发现没用啊,你就是往他脸上贴张纸写上“我是演老姜的那个”,也完全没办法联系起来。再去确认一下日期,这非但不是年轻时拍的而且居然是在老姜后一年拍的......你们这些过来人都能想象我当时脑海中奔过一万匹草泥马后三观被彻底颠覆的感觉是不?

  其实有过挺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说自己喜欢老金,是一个误会,实际我喜欢的只是老姜。当然这也看出老金有多牛,完全做到了让角色和本人独立存在。绝大多数演员根本做不到这点,你喜欢他的一个角色,很容易就喜欢上演员本人,但是老金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心里地位比老姜低了不知多少个数量级。张俊赫也是,我自始至终对这个人不太感冒,虽然悲剧可以赚很多同情分,可这人人品和性情实在不是我好的那口,看到一半,他那张奸邪坏笑的丧气脸一出现,我心里就一股火,想上去扇一把。以前我喜欢加里奥德曼啊,艾伦瑞克曼什么的,看他们演的坏人我还会暗地里给坏人使劲打气,压根不会想到要扇他一耳光啥的。其实这很不正常,对一个演员来说,演个坏人让观众想暗地里打气,是不是得算伤心往事了啊?巨塔全剧看完过了好半天我才反应过来,不对啊,这是演的啊,这人不是老金么,不是老姜么!——其实不是,真的不是,无论你如何暗示这个等号关系,你还是会认为这人就是张俊赫本人。

  后来把老金的东西几乎全看了,李舜臣和比花还美还没看。只有一个想法,这个演员太牛比了,简直牛比到人类智商无法理解的程度,对从细节和真实性方面来刻画人物几乎做到完美无瑕。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无法得出结论,我得说我是有比较的,有很多比较。从前业余学过点表演,演过点小舞台剧,当然都是小渣渣闹着玩,但是什么斯派布派,还是了解一些,北京人艺、皇莎剧团那群牛人的,拉尔夫费因斯的,凯文斯派西当年在老维克剧院最牛的戏,我全看过。就拿这些来比较的,结果是一大票俗称牛叉得不得了的演员,全被老金给PK掉了,变得跟一党玩票的似的。像吧里的讨论贴说的,不看老金的表演不知道别人演的有什么问题,都挺好,像那些经常演个变态啥的还觉得人家挺出彩。但是看了老金的才知道一大票演员仿佛都叫不得真正的演员。外形、相貌、眼神、微表情、语气、声音、吐字、举止、体态,连同每一个动作细节,都会随人物改变而发生改变,给每个人物都设计这一整套适合其自身的独有的东西,这是老金最牛的部分之一,但这外部表征的“相异”和“像”,在老金还都是小case,连人物内心和思想世界都那么有说服力,完完全全成为那个人物本身,这就太逆天了。

  从表演的角度喜欢和关注一个演员,我认为没有比这更正当的了。我喜欢老姜和喜欢老金,两者完全无关,对前者是出于性情,对后者则是由于专业水准。实话实说,我在内心上,至今也无法将这俩做出任何联系。对老金我已经无法用人类的语言来表扬了,每次看他的表演都只能用“卧槽”来描述当时的心情。我觉得“演员”对他来说就是最贴切的描述,别的任何描述都不是给他的,而是给别的被他PK掉的“演员”做安慰剂的。我觉得对他来讲,任何描述都不如“演员”来的贴切。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四):就让小美和小姜在一起吧!

  刚看完第八集,眼瞅着女主因为剧情需要直奔男主去了,我真是难以释怀。

  为什么呀?编剧若看不见,导演总能看见吧,小美和小姜在一起明显比和大叔在一起合适多了,剧情的发展简直让人有一种棒打鸳鸯的感觉。

  为什么呀?小美放着年轻帅气、心肠好又是能和莫扎特相聘美的天才并且深爱自己的小姜不爱,偏偏爱上偏执又伤人但是才华横溢的大叔?虽然这位大叔其实人很好,表达爱意的方式也带有自己的风格,即使如此我还是想不通小美怎么就喜欢上他了呢?女主不是热爱音乐吗,不世出的天才应该更具有吸引力啊;大叔对她好,小姜对她更好,而且她先看上的是小姜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爱一个人是没道理的,但是也不能无视强有力的竞争者呀,男主气场再强大,也压不过自然法则吧!真觉得小美和小姜冤啊!

  :不得不佩服金明民的演技实在赞!其实他只要彪他的腹黑毒舌小心眼又不乏温情且智勇双全的指挥家的演技就好了,不用再多此一举加上感情戏,让其他两人负责谈恋爱养眼调节气氛好了。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五):音乐与梦想

  这段时间中了贝多芬病毒,把零星感悟汇集如下:

  姜mae和小美的「爱之梦」

  李斯特的「爱之梦」是姜mae和小美恋曲的草灰蛇线。

  情愫萌动时,姜mae戏弄小美,递给她一盒过了“保质期两年”的泡泡糖,背景音乐就是「爱之梦」。这是第一次。第二次,小美骑车决然而去,到观日公园前留语音信息给姜mae,说不会刻意忘记他,「爱之梦」的原本名字是「只要还能去爱,就爱吧」。这一边,姜mae听着同样的音乐,在音箱旁凝神静思,几番思虑后,前往观日公园接小美。

  第三次,窦缕美在姜mae与市长之战胜利后,留了语音信息,拉了一曲跑调的「爱之梦」,姜mae在电话那头说这聋子跑调跑到哪里去了,窦缕美心有灵犀地说:「老师,你刚才骂我了吧?」笑。可是,姜mae在疲惫之中聆听cd版的「爱之梦」,却梦到团员包括缕美在奏变质的音乐。姜mae认为自己的音乐因缕美而变质,为踩花篮埋伏笔。

  第四次是酸酸的「爱之梦」,姜mae请求小美帮他忘记她,好让他保持音乐风格不变。 这时,飘起的「爱之梦」却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支配罗素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看似互不排斥,但在姜mae这里,这个阶段,对爱情的渴望与对音乐的追随必然二者择其一。小美同意后,离去的渺渺身影,仿佛蔚蓝月色下鲛人哭泣的剪影。好在姜mae不是「美人鱼」里无耻的王子,起码还抚心伤痛。

  第五次,在市交取消讨论会上,政客唾沫横飞,姜mae在一旁戴上耳机。 在悠悠的「爱之梦」中,他进入梦乡。草坪宴会上,爱徒团员共聚一起。他不再是硬绷脸,翻白眼,撇嘴毒舌的严师,而像亲切的宴会主人,与宾客一一谈心。梦中,窦缕美说,很久没做这样的梦了吧。这样的梦会变成现实吗?姜Mae 摇头。

  最后一次是姜mae离开韩国前,小美趴在地板上,与姜mae对话。他第一次说出他的真心话,当初让她离开乐团不是因为讨厌她。「爱之梦」踏着沉重的步伐再次响起,余音绕梁,挥之不去。这一幕惹哭多少粉丝。姜mae和小美的感情不是完满的句号,而是耐人寻味的省略号。

  姜mae和团员的「励志曲」

  串起「贝多芬病毒」的几次公演,选的曲子大多都是励志类型。

  第一场公演时,姜mae说,「威廉 退尔」序曲作为歌剧序曲,是十三世纪瑞士农民反抗奥地利侵略情景的曲子。这次公演也是如此,一无所有的人也能演奏出如此效果。他们也掀起一场音乐的革命。

  有了「威廉 退尔」序曲鸣响第一炮后,第二次公演则是波浪壮阔、气势磅礴的壮丽交响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有意思的是,穿插在贝九演奏的有姜mae 的身世线索。家徒四壁、母亲重病的小姜mae 在音乐中获得救赎、安慰以及力量,从而成为世界级指挥。

  与这条线并行不悖的,是饥肠辘辘的灾民认为公演比面包重要,而公演导致运载食物的车辆不足,从而阻扰公演。灾民代表最后却因与姜mae 一席谈话与贝九震撼人心的音乐,深深感受到奋进的力量与生命的激情。如果单就剧本而言,大小姜的指挥最明显区别在哪,姜mae 无疑懂得指挥家的使命感——用音乐感化人。小姜还只站在停留在团结团员,享受音乐,圆梦音乐的层次。金大叔和张小帅的演技更是把两者的差距拉得更大。

  姜mae 指挥的公演流行歌曲《天鹅梦》中,每个团员都在用心演奏。”我相信那个梦,请关注着我,在那叫命运的冰冷的墙前面,勇敢地去面对,总有一在我将翻越那面墙。“这是每个团员的心路历程写照。

  除此以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自由探戈》。编剧把《自由探戈》用得很好,激情洋溢、顿奏感强烈的探戈把郑熙云力求挣脱繁重家事这一枷锁苦闷而强烈的心情表现得恰当。虽然《自由探戈》皮亚诺拉最初为《探戈课》编的舞曲。

  用得巧妙的,还有4分33秒无声音乐。先锋派的约翰·凯奇用4分33秒无声演奏,试图表达一种禅意。这首曲子评为世界上音符最少的乐曲,也是前所未有的无声音乐。编剧把它放在姜MAE与新任市长对抗的那场戏里,赋予了4分33秒另一种色彩:沉默的抗争,非暴力不合作。

  姜mae的参照

  金明民在创作姜Mae这个角色时,应该是同时参照谢尔盖·切利比达克和卡拉扬这个指挥家的性格形象。切利比达克的毒舌很猛。卡拉扬闭目指挥的时候很有力量。两个指挥家都是在音乐上都是追求完美极致的人。

  金明民在塑造姜Mae这个角色有渗入许多深刻的人生感悟。再看「贝多芬病毒」,不看大小姜或姜mae与小美的片段,只看他与单簧管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他与郑明焕的推心置腹。只有在这两个人面前,姜mae才卸下防备,袒露些许心迹。让我最感动的是他把小姜托付给郑时,并第一次自我评价(一个边缘指挥家,永远的A减)。天才的孤独与落寞凡人岂可洞悉? 如果换成其余任何一个韩国男演员,很难能演得如此入木三分。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六):这一生绝不妥协

  第一次看贝多芬病毒,是在1月下旬,是我观看的继玛丽外宿中后的第二部硕的电视剧。那时候,未曾用心了解过硕,心情与现在不同。

  作为一个年届三十的FANS来说,或许观看一部剧之后的感受会比年轻的女孩子们更复杂一些。而第二次的感受又会比第一次深刻一些,这些都建立在对张根硕更深层的了解之上。

  纵观所有的电视剧电影以及各类视频之后,我陷入了沉思,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男人?曾经想用全身的气力和勇气告诉世界,我,张根硕,纯净而透明,我,愿意与你们分享我的每一个成长过程。所以,他接拍了快乐人生,抛弃了可以一夜红透全亚洲的花样男子,接拍了贝多芬。这两部戏,让我看到了一个一心只想演好戏做好演员的大硕。

  可是,一切来的太快,莫名的伤害就这样淹没了一颗纯粹的心,我想,那时候的硕,痛苦之外更多的是学会了思考。这一生,究竟要如何呢?我们总是能从新闻中得知韩国艺人自杀的消息,大多数人也许是因为这个弹丸小国庞大又严格的娱乐体制让人压抑,无法抗争而不惜以死求得解脱吧。也许是其他人生的问题。

  如果当时我就认识了张根硕,或许会为他捏一把冷汗。文艺青年张根硕,你能想明白,挺过去吗?事实告诉我,他不妥协。

  是的,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会接拍《原来是美男》?我想告诉你我的理解,作为一个有志向有野心不甘于现状想全方位发展的艺人来说,站稳脚跟,赢得更多的注目与掌声,这部戏是必然要存在的铺路石。事实上,他又一次选择正确,他赢了。

  玛丽外宿中,是张根硕的全新起点,在得到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他没有沉溺在偶像明星这样的光环之中,一部烂到极点的电视剧,因为他的认真,他的执着,他的从容,成为了所有人愿意为他一个人忍受漏洞百出莫名其妙的故事情节一路看到结尾的独角戏。他,又赢了。

  一个有智慧的人,从来都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

  我们来说说贝多芬,大姜,一个四十岁一身缺点顽劣的满嘴刻薄话的男人,却拥有了最可贵的永不低头一身只愿为热爱的音乐奉献的精神,不屈不挠,永不停留。爱情无法阻止他的脚步,可是友情却让他一次次的心软,嘴上说着难听的话,默默的帮助了身边那些三流的演奏员,让他们成长变得专业,却少有人理解他的内心。

  斗罗美,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子,爱着音乐,却无法不为生计而选择做一个低级的公务员,在一群不懂古典乐的人们的聚会上,无奈的拉起了小提琴,跳起滑稽的舞步,脸上都是自嘲的笑容。一个契机,她为自己也为这一群抛弃音乐也被音乐抛弃的人,打开了一扇门,怀着只要一次真正站在舞台上演出的机会就好这样的想法,刻苦的练习,他们抛弃工作,抛弃主妇的角色,抛弃疾病,勇敢的前进了。

  当大婶在大姜面前哭喊着我也想为自己活着,当爷爷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变成痴呆在鞋子里放进尖锐的石子,当说话都磕磕巴巴的大叔放弃了赖以生存的夜总会的工作,当小姜丢在指挥棒奔跑在通往演奏会的道路上,当斗罗美明知自己将要失聪却为了一次公演延迟了治疗的时间,当小姑娘痛苦的砸碎长笛痛哭失声的时候,当乐团的人们为了乐团能继续存在露天抗议的时候,当大姜说我做不到道歉这件事可是我会保证大家的尊严的时候,我潸然泪下。

  是的,人生,总是艰辛的。我们都有着不一样的苦难,都有着一颗易伤的心。我们中的一些人,跌倒后,选择了妥协,把真正的自己埋进了内心深处,带着献媚的笑,带着麻木的笑,换来温饱的生活,忙忙碌碌之中丢盔弃甲,以至于那颗深埋的心再也不见天日。

  还有一些人,跌倒后,咬着牙爬了起来,好吧,我会遵照游戏规则来生存,在我志得意满之后,我会撕下另我厌恶的面具,告诉全世界,我还是我,我仍旧是我,我依然纯净,可我再也不透明了。

  剩下的一些人,是小众的。他们不屈,桀骜,藐视世界,连推开那些围在身边不怀好意的人的动作都不屑于做,撞开这些阻碍,依然故我的向前行走,这样的人,有两种结局,第一,在成功之后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有献媚的成分。第二,摔得很惨很痛,可还是会再一次站起来,大声宣告,我就是我,再摔一百次,还会站起来。

  我想说,张根硕,你是中间的那种人,所以,你赢了,很漂亮。

  第三种人,固然值得尊敬,可是大多数不溶于社会,功成名就的机会几乎小于一。摔得千疮百孔,内心也会有灰心的那一刻吧,也会向自己提问,我究竟是在做什么吧?只不过,比大多数人更执拗一些,更顽固一些,摔得也更重一些罢了。

  我鄙视第一种,埋没内心的人,纵然得到了富贵荣华,夜深人静孤单一人的时候,你会懊悔吗?你会疼痛吗?你会想什么呢?我不屑于去探究,只会昂起头,连一个鄙视的笑容都不给。

  张根硕,我等待你撕下你的华丽面具,不因为要演好张根硕这个品牌而存在的时候,我会在远处,为你真诚的鼓掌,为你欢呼,为你流泪的。

  在远处,倒上一杯烈酒,向你举杯,对你微笑,向你不屈的人生,不妥协的人生致敬,干杯,朋友。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七):结果很让我失望

  这部剧是打着韩版交响情人梦的旗号出来的。。刚开始看到演员名单和宣传海报的时候,我想:OK,有张根锡小朋友,虽然留了胡子的他貌似毁容;女主不认识,但看起来还不错。。那个大叔,我完全忽略。

  一直到第三集,我都以为是根锡同学和女主在一起。可是看到后面,冥冥之中,该死的第六感告诉我,女主和大叔不对劲。。两人之间流动的绝对不是前辈和后辈的单纯感情!!!

  果然!~

  看到第十集,我承认,我看不下去了。。根锡童鞋在上面完全看不到花美男的待遇,纠结纠结纠结。。。我可是完全冲着他去的啊啊啊啊啊。。。

  好吧。。韩翻日向来都是翻得面目全非(之后的西洋古董洋果子店、花样男子……),我也就认了。。。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八):你也可以,如果你想,还不算太晚!

  跟很多人一样,看病毒是因为知道张根硕,也许开始只是抱着无聊打发时间来的,结果是发现这时间除了被打发了以外,还收获了很多。

  不久前看过日剧《交响情人梦》电视剧、电影以及动漫,怎么说呢,虽然也有很多有关梦想与追寻、拼搏之类的,充满了日系激励人斗志的东西。而病毒,据说是改编自动漫,但是,带给我不一样的冲击,那不单单是年轻人追寻梦想这么简单。第一次看韩剧,没有纠结于主角之间的情感纠葛,没有为女主为什么不喜欢男二而伤感,而是被整个故事带动着,伴随着一次次公演,一次次努力,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而心甘情愿地洒下热泪,好久没有这样了。家庭主妇、夜总会伴奏、退休老人、公司职员、九级公务员、交警、贫穷高中生、兽医……这样一群年龄、阅历各异的人,本来在各自的生活中沉沉浮浮,或在追寻梦想,或不曾有梦想,或已失去梦想,在编剧笔下,给了大家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一个勇敢尝试的机会。每个人都面对着各种阻隔,深陷家庭琐事而没有自我的主妇,退休后逐渐痴呆的老人,毕业于音大却没有正式演出过的公务员,深爱音乐却为了老婆孩子拼命工作的职员,还有拥有天才般音乐天赋却整天生活在噪音和废气中的交警,他们是如何聚到一起,又是如何开始新的音乐之旅的呢?也许年轻时拥有对未来的迷茫,不知理想在何方是正常的,那么,在经历过生活历练之后,不管是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自己不愿意的生活方式之后,有多少人有勇气去努力尝试,你敢吗?你有多坚定?

  在韩剧惯有的细腻情感描述中,我的确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但是不是因为它是韩剧,而是因为它给了湮没在生活中的我一个提醒,你也可以,如果你想,还不算太晚!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九):姜mae综合症

  一直觉得如果一部影视剧能够打动人影响人,那就是好的。然而它影响了我,是影响而不仅仅是打动。 某一天,看见贝多芬病毒这几个字我怦然心动。那时在上高中,还报了名业余考级。一直以来把学琴作为业余爱好,也并没有认真对待。上学的日子总是不能好好练琴的,(后来觉得这是借口)暑假开始的日子距离考级也只剩10天。于是假期第一天起就抛开作业拼命练琴。作为一个不刻苦的业余选手,6h已是我的极限。在有点厌烦的时候,是贝多芬病毒帮我快乐地以享受的态度走完了那10天。而更重要的是,贝多芬病毒让我真正爱上了音乐,更影响了我的某些看法(可不可以说成是三观) 下面是姜mae的一些话和我的感受 我实在不能让勃拉姆斯被这种演奏所玷污,回家记得洗澡,尤其是被玷污的耳朵,请彻底洗干净。 此后一直觉得我拉琴是在玷污某某作曲家的作品,但又觉得有点苛求自己,我只是业余爱好者而已。但不知为什么前面的那种感受更强烈。第一次感受到姜mae的力量。 大婶,你上次练是什么时候? 差不多二十年没摸过它吧 副提琴手,FA音发的太重,你是练电子乐器的吗?就是艺校水平,胡说。还有双簧管,老爷爷退役后,有勤奋锻炼吗? 你的肺活量太低,就算双簧管不要求肺活量,可你连基本都达不到。 我想大家看到这里都被姜mae震撼了吧。是啊,这就是所谓专业。不仅仅是要有专业的水平,更是对自己更高的要求和力求完美的态度。人生中,至少在一件事情上要这样,那就是在自己的专业上。 做吧。谁说什么了,但不是在这,而是躲在家里练,不愿意就回去,就当作是野外音乐堂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在这大地方呢?那是虚荣。 没关系,放弃也可以,我很佩服他们,没水准也要被认可的勇气,啊,原来我是庶民,没那身份登台,撑死也只能是个听众,去听音乐会吧,干脆做一个听众,就是这么回事。优秀的人那么多,你们出什么头,看看现状,得给老公做饭的,得去上班的,得去赚钱的,又没有工作的,为什么还要干呢?古典音乐本来就是给贵族听的,你认为时代变了那本质也会改变吗? 正是从这段话之后,真的感觉到,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张穿着礼服手拿器乐的照片好难看。 去大城市的旅行,总会有这样一项内容,那就是去听一场音乐会。然而坐在观众席被音乐感动着的时候总会猜想上面的演奏者心情是怎样的,就是这样,总会忘记自己能否坐在上面,而只想到希望坐在上面。看了后面的剧情的话,就会思考姜mae说这段话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曾贫穷,那样可不是贵族啊,虽然已经成为可以拥有这样贵族音乐的人,但心里不会那样坦然吧。 然后要怎样呢?让我照顾你吗?知道世人管大婶这样的人叫什么吗?累赘、拖累有很多名称,在其中我最想这么叫你:……现在想要认清自己了吗?跟着我来一遍::…… 不努力练习还想着得到机会,还希望着不被批评,不只是音乐,太多的时候,我们就活在这样的侥幸中,在看似舒服的过程中折磨着自己的心,所谓的折磨时候就是你回头发现自己碌碌无为之时。 你是说郑明焕就是拿这样的茶包,也能训练出好的乐团来,是吧?如果是真的,那是魔术,很伟大(接着一口将茶包放放嘴中,嚼咀几口后)还有一点一点的茶香,味道还不错。我也来玩一场魔术吧,不是找接任,而是我本人亲自来做,演出,会很值得期待的。 是我很喜欢的情节,这是一个人自尊的表现。在自己的对手被称赞时,有人会气愤,而有人就是会这样直面挑战。比如姜mae。 一定要学会自私!你们都太善良了,不,不是善良,是愚善,笨蛋。因为父母,因为子女,牺牲掉了,这都是你们自以为是!看看最终,你们自己什么样子?年纪大了,生活贫困,因为谁牺牲掉自己了?有的只是这些,怨恨和后悔,所以这样的善良,不是笨蛋是卑鄙!只要下定决心,不管什么都可以做到,而且借口越编越多,不过是在逃避!现在开始连逃避的余地都没有了,大家也看到,四壁悬空的这里是屋顶,如果有人感觉就是不行,可以走,这是我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 是啊,人们的生活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梦想与现实也总有差距,真的要毫无顾忌吗?顾及周围会怎样呢?我们常说,最幸福是此生无悔,也许只有这样才不会太后悔吧。 梦?怎么,你的梦是动都不动的,那只能说是天上的一颗星,一颗只能仰望的星,我们现在不是在谈荒诞的星空话题。你总要做点什么吧?受点挫折,花费点心思,设定一个计划,涂上你自己的色彩,成就你自己的想法。这样才有资格说你的梦想,不然随便什么都能说是梦想吗,真有那么容易,医生律师法官之类的,你怎么不说是你的梦想。所谓梦想,是为了要实现的,就算是梦,也要试一试才知道。这些话也白说了,和我又没关系,这辈子碌碌无为的人是你。我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无用的人,没有梦想,连梦都不敢去做,只能被生活左右的人。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好好反省反省,难道死之前再指挥?呜呼哀哉。 每当我和自己谈着自己的梦想而不去认真听课写作业时就会再看这段话。姜mae,这就是他,我们爱的他,在人生路上指明方向的他,我们都会这样,逃避,因为某些困难,甚至有时候是为了面子,好马不吃回头草的面子(就像朴赫权那样)或小或大,都会成为我们放弃某件事情的理由,这时,我们会对自己说,还有别的机会或者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没了它依然可以生活,于是我们就这样放弃了,成为一生的遗憾,每每想起,虽会心痛但却不会有眼泪,虽会折磨,但却不会阻止你继续生活。就是那样,卡在咽喉里,很疼却要不了命。而姜mae,他没有这样,有梦想,努力追寻,他没有贫穷而放弃他的音乐,他的生命里也就没有这样的或痛或不痛的折磨。 没错,不可以害怕吗?年轻的时候别人经历的我也都经历过,爱情只是让我感到疲倦,都四十了,还要让我经历一遍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刚觉得舒服一些,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从伤痛中学会成长吗?我又不是什么青春期少年,我已经四十了,没法改变,也不想改变了… 这才让我们看到了姜mae真实的内心,他的强硬只是表面上的,内心虽然强大,但也只是故意不去想烦心事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没有勇气的,他不愿意揭开自己的伤疤,也不愿意打破生活的平静,一只狗一个人一首歌一根指挥棒的生活让他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他享受这宁静,或者说这是一种逃避,躲避风雨躲避生活的复杂。这一点上我理解他。 反正人生都是要自己过的,不是吗? 嗯,这是我最喜欢的话。人,孤单地来到世界上,最后也孤独的离去,总是一个人。生活中虽然有朋友家人,也只是补充,只有自己才能彻底明白自己,只有自己才会永远陪着自己,直到最后。 stop 爱姜mae,爱他的性格,只是因为有时候能在他那里找到心中的自己,只是自己不敢在生活中这样活着。他不属于现实世界或者说我们没有他的勇气。我喜欢他的傲慢狂妄,面对市长他不曾低头动摇,哪怕是用难看的逃跑方式,也在用真心保护着为之骄傲的音乐。真的感动于姜māe对待音乐的纯粹。喜欢他和小美一起的时候,他的话有时虽然狠毒,其实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只要看到他的真心,就会为之感动。他因为嫉妒而讨厌小姜时,我依然没有讨厌他,理解那是人之常情,如果想到他把小姜拜托给郑时,你永远不会怨恨他之后对小姜的态度。姜mae,其实更是一个领路人,在贝多芬病毒里,他点燃了多少人的梦想,哪怕在第一次演出后抛下他们。正因为有他,人们才走出了第一步,不是吗? 上面我说过他看起来很强大,那是勇敢地迎战,撕下郑的海报,带领他不认可的人演出;那是在恶劣的演出环境下,勇敢的走上舞台,做到能做的最好。 感动于小美的坚持,重拾梦想和对爱情的执着。很多人不喜欢她,因为她没有选择小姜,可我想说,真的一次就能彻底分辨出友情和爱情吗。感动于小美的坚强,没错,她是很大咧,但是她痛过,她流过泪,看着孩子们欢乐玩耍笑着闹着的时候,她茫然、孤独。用微笑来武装自己,或许笑一些闹一些可以暂时忘掉伤痛,习惯了这样,便成了人们眼中的大咧。而当她一个人在屋子里拉着from my life的泛音时,她在想什么呢? 永远爱 贝多芬病毒,尽管不是喜欢每个人物每一个情节,但永远会记住它带给我的安慰,带给我的力量。其实,我想,它更唤醒了我们梦想,给了我们前进的理由。我们就是要努力地去证明杂草也能生存,去证明我们是怎样的人。

  《贝多芬病毒》观后感(十):《베토벤 바이러스》一部典雅的韩剧

  看完了《贝多芬病毒》的18集,还意犹未尽,连带着把1小时的特辑也看了,还是意犹未尽,于是,上来写评论了,太多心得要说。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典雅的韩剧,因为这是首部讲述古典音乐的韩剧,里面处处流露出古典优雅的气息,包括人物造型、服装、乐器、装修,全部是非常有质感的黑、棕、白色调。而且,这部戏没有老套的“灰姑娘”剧情,感情戏只是占了一部分,它更多的是要表现不同人的不同命运,表现小人物对梦想的热情。演员绝对是实力派,而且每人在演出之前还辛苦地练了几个月的乐器,大部分演员本身就是专业的乐手——强劲的阵容,奠定了这部韩剧的坚实基础。 看这部韩剧纯属偶然,那是在上韩语课的时候,曹老师跟我们讲她周末和儿子两个人看《贝多芬病毒》,迷上了这部电视剧,然后我们上课还小看了一会儿virus。发现主演有张根锡(今年看了N部小帅的电影电视,对他印象也不错),也发现这部的风格完全不同于以往我所看过的韩剧,于是回宿舍DOWN,花了一个星期追上10集,以后嫌FTP更新太慢,每周末上电驴上DOWN最新的来看。 剧情我就不赘述啦,详细的请上网搜索或者自己DOWN下来慢慢欣赏。这里我着重提下三个主要演员:金明民、李智雅、张根锡。 金明民,饰姜Mae姜建宇。我在看这部韩剧之前呢,是非帅哥主演不看的花痴。然而,《Beethoven Virus》彻底改变了我这种肤浅的看法了,我发现,有深度的电视剧远比只靠俊男美女撑场面的偶像剧好看得多……而且这部电视剧,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也喜欢上姜Mae这个角色!虽然脾气臭了点,但姜Mae是刀子嘴豆腐心呐,心底很善良的。尤其是在指挥的时候,那个魅力无法挡呀~或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不然窦缕美也不会喜欢上老师这个已经四十岁的性格古怪的男人吧? 金明民是韩国的实力派演员,虽然我之前从未看过他拍的电视,但是看了这部戏,不禁为他的演技及敬业精神而折服。着实,要饰演一个指挥家十分不容易,更何况还要演一个有几十年经验的世界闻名的指挥家,更谈何容易哦。演指挥家绝对要实打实的指挥实力,因为在镜头前面,根本不能摆摆样子假指挥。金明民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跟专业指挥家学了5个月的指挥。他还是个十分敬业的演员,他说:“一辈子能接多少个这样的作品啊?”于是他非常卖力地演,剧本不离手;一个小片段,自己在后台排演16遍;睁着眼睛不睡觉地熬夜拍戏。我觉得《贝多芬病毒》的成功,真的要多亏了金明民,真是他将作家所要塑造的姜Mae的形象表现得完美无缺,才让我们欣赏到这么一部高品味高水准的韩剧。 李智雅,饰窦缕美。我觉得她是命运与贝多芬最相似的一个角色:刚刚开始音乐道路,却遭遇耳朵失聪的打击,然而她不放弃对音乐的追求,戴上助听器,继续拉小提琴,还学着作曲。而她对姜Mae 那淡淡的钦慕之心,也让我们看到她感情丰盈的一面。窦缕美是个积极乐观又有点小调皮的角色,非常讨人喜欢。 一开始看到女主角,我还担心她过于漂亮,演技相比会逊色很多。后来发现我的担心完全多余。李智雅也为这部韩剧奉献了很多。单单为了第一集那个跳海的场面,她就在游泳池里连续呆了15个小时,还一度差点熬不住。李智雅小时候学过小提琴,但是这次为了在镜头面前拉好小提琴也是吃了不少苦头,辛苦了。以后我会多看她演的电视剧的。支持这么漂亮,演技又好的女生! 张根锡,饰姜建宇(特别要提的一点是,这部韩剧里面有两个建宇哦,是作家洪氏姐妹特意安排的)。饰演一个指挥新星,有要超越他的老师姜Mae的趋势,但最后也没有讲明他有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08年以前,我完全不认识张根锡,但是今年,实在看了太多他演的电影电视咯,都已经有点麻木了。从《快到洪吉童》《男友从军记》到《七音符》,再到《贝多芬病毒》,我是觉得他的公子形象最令人印象深刻啦,其他现代戏都差不多那样,没什么突破的。而且这部戏呢,小帅与实力派的演员相比,还是显得演技稚嫩了点。单单指挥的手势,就看得出很业余很随性,完全没有真正指挥家的风范。哎,他毕竟也是87年出生的,还比我小一个月,能演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一年就有这么多作品面世,又会唱歌,以后前途一片光明啦! 这部韩剧,单单前期策划就花了一年多,拍摄也要半年的时间。第一集,演员们还穿着清凉的夏装,头顶烈日拍摄呢,到了18集,都已经穿上厚厚的冬外套了呢。特辑还特意选在郊外,以火红的丹枫为背景,超级无极漂亮!这部韩剧的诞生,真的很不容易,工作人员和演员都投入了心血。我真的很欣慰于能看到这么非凡的韩剧,希望这部戏能开启韩剧创作的新时代。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qingganwenzhang/299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