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即是拜佛的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4-09-26   来源:文摘大全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文摘大全】

读佛即是拜佛的读后感10篇

  《读佛即是拜佛》是一本由明一居士著作,上海锦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9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佛即是拜佛》读后感(一):观照清净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禅宗六祖慧能

  清净自性本自具足

  本师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征得无上正等正觉后,慧眼观识,三千大千世界,亿万光年,无不尽收眼底。他迸出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征得。”也就是说,缘起性空。所有人的本性都是清净的,平等的,在圣无增,在凡无减,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彻底放下,恢复清净自性,人人皆能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人人皆能成佛。

  或许是八字带有华盖,或许是其它什么原因,我一直对佛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崇拜偶像,盲目迷信不是我所追求的。获得无边的智慧,运用佛法来感悟生活,观照世间,或许有缘能明心见性,这才是我想要的。

  初窥妙法,我并没有选择高深复杂的经文研读,那是以后的事了。我想循序渐进,先从今人著作入手,对佛教有一个大体的概念。在这里,我极力推荐星云大师。星云大师的著作契入生活,从我们平常遇到的琐碎小事入手,由浅入深,逐步阐述佛教义理,具有很好的普及作用。

  我嗜书如命,平生阅书无数。书柜里放不了了堆床上,床快被压塌了就放床底下。直到我遇到了明一居士的《六祖慧能传》,惊为天人,如获至宝。

  两千五百年前,佛祖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大迦叶破颜微笑,于是最神奇,最微妙,最不可思议的禅从此诞生了。禅宗的要旨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阅读明一居士的著作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他以小说的体裁揭示佛法,意境深远,形式独特,不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他的作品字字玑珠,容禅于景,借景抒禅,景禅完美相融。时而是绮丽的风景,时而是凛冽的机锋,使人身临其境的同时又感到扑面的禅意滚滚而来,直从心底里生出欢喜之心,禅悦无穷。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种美妙有所悟的感觉只能自己去体会,很难用文字表述出来,恰到好处地契合了禅宗的要旨。

  在茂密的树 林中心,有一潭平静的池水。天空辽阔,时而蔚蓝如洗,时而风起云涌。黑云如潮水奔腾,白云似浪花飞溅。而这潭池水却依然水波不兴,平滑如镜。水镜虽小,却将整片苍穹尽数纳入其中,倒影山川而无心,照现天象而无意。任你春秋交替,风云变幻,月落日升,阴晴不定,我自湛然不动。

  池水经过了日积月累的沉淀,将泥沙牢牢地锁在池底,以最纯净、最清澈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的种种贪、嗔、痴等消极的思想,就好比这些泥沙。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磨练,不断提高心境,最终才可能荡涤这些泥沙,恢复清净本性。

  在这件事发生以前,我对自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毕竟不是明心见性,所以易受贪、嗔、痴蒙蔽,坠入无边黑暗之中。真正的觉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分别心,摧人我峰,将自性本具的大智慧显发出来,一通百通,圆融无碍。

  人,因爱欲而贪恋,因爱憎而取舍,因贪爱而执著,因情执而缠缚。迷醉在情欲的缠绵中,随生死之流沉溺爱河,染污清净本真,蒙昧纯洁自性,惑乱人的心灵,恰恰是导入轮回的关键。离爱欲而无烦恼,断情欲何有轮回!

  当然,我们普通人常驻世间,累世累劫诸多因果业力加诸身上,不可能像那些高僧大德一样看得开。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早已将自己紧紧绑缚在各种欲望的车轮上,在它的驱使下奔波旋转。我们不求彻底断绝爱欲,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能拿得起放得下,不被自身的各种欲望、执念蒙蔽心性,影响工作生活,那就是大大的成功了。因此,多读一些佛法和禅录,净化心灵,知足常乐,对我们的人生大有裨益。

  《读佛即是拜佛》读后感(二):写在2016年1月29日的书评

  我是多看阅读APP的忠实用户,从2013年起看了大量的电子书,多看的排版是最好的!强烈推荐。以下是我以前发表在多看的书评,现转载过来:

  曾经有段时间,我内心困苦焦虑,神思困顿杂乱。机缘巧合下接触佛法,开始读经。其他经文皆难以深入,唯读《金刚经》略有所得。后来开始读此书,文字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有趣。六祖同样由《金刚经》顿悟佛法,看着熟悉的经文,格外亲切。每次读完几个章节,总能感觉心中平静欢喜。可惜读到一半就暂停了,隔了许久这才重新拾起。今日读完最后几章,竟不自觉悲从中来,热泪盈眶。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佛法也是如此。浅薄的感悟不敢多言,以免误人子弟,故不再赘述。

  以后我还会再读此书的。

  《读佛即是拜佛》读后感(三):我即是佛,生活即是修禅

  佛的故事都好看, 一气呵成读完了本书,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看的一本关于佛的故事。作者叙述语言流畅,文笔优美,叙事条理清晰,表情达意准确。读书的过程中,一次次沉浸在作者描绘的优美画卷中。六祖慧能悟道及其他禅僧在六祖开示下悟道时,眼中所见美景、耳中所闻天籁之音,及他们通体愉悦无比的感受,读来满口生津,荡气回肠,痛快淋漓,通体舒泰,令人心驰神往。读书的过程好像也经历了一次次的悟道过程。

  以前也读过诸如阐释《金刚经》经义的书,但是抽象佛理让人不时如坠雾中,总感觉佛离自己很遥远。因为对佛法义理知之甚少,感到那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领悟的高深玄妙的理论。可是《六祖慧能传》通过凡人的件件生活经历、通俗易懂的语言点明其中蕴含的佛理,从而使我等凡夫俗子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对禅宗佛法的真谛了解了一些皮毛。在此过程中,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没有觉悟的佛,生活即是修禅。所以,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做事,一心向善。这,就是修禅。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或都可以修禅,只不过我们没有认识到而已。

  另外,读本书,自达摩以降,禅宗在中土的传承脉络也会得以明晰。

  明一居士,善莫大焉。

  书的装帧设计精美,惟内页用纸不统一,书中第19至50页、179至210页,此两沓分别32页纸颜色青灰、发暗,有些地方还有油渍墨斑,纸质粗劣。并且此两沓纸宽度比其他稍宽,长度又略短,不合规格,因此,书的三边露白处不整齐。因规格不统一,也没法切齐,切齐就不合规格了。宣扬佛法的书,内涵如此美妙,语言如此优美,不知印刷厂如此选用纸张有何考虑。另外,我买的这本书第267页至270页重页。不知印刷厂及出版社对此有没有对书的质量监督。

  我买的是2012年2月第4次印刷的,一孔之见,书中尚有个别舛误之处,现开列如下,希望再版时能加以修订。

  1.第78页,倒数第六行,“手指即不是涧水”中的“即”当为 “既”之误;

  2.第106页,第五段第二行“既使”的“既”应为“即”;

  3.第205页,第六段第一行“磕睡”的“磕”当为“瞌”之误;

  4.第233页,倒数第五行“杂揉”的“揉”当为“糅”之误;

  5.第248页,倒数第八行“神秀大师仍就说道”中的“就”,当为“旧”;

  6.第270页,第七段中“13岁的孩子”,按第269页神会生于公元684年,第270页神会到韶州是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即使按周岁亦应16岁,而不是“13岁的孩子”;

  7.第275页,末段“年仅18岁的神会”,而此页说这是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按第269页神会生于公元684年,到705年,周岁亦应为21岁,而不是“年仅18岁”;

  8.第281页,倒数第四段第一行“法净无暇”的“暇”当为“瑕”。

  《读佛即是拜佛》读后感(四):翻开本书,了解禅宗的历史与精髓。

  拜佛,佛在庙里保佑您;读佛,佛到内心守护您。

  六祖惠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六祖惠能,一个砍柴为生的岭南樵夫,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22岁一次卖柴的时候,无意间听到路人谈论《金刚经》,如遭电击,刹那开悟,立刻抛开一切,北上学佛,在五祖弘忍门下当火夫,整日烧柴做饭;八个月后,因一句无心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被五祖惊为下凡菩萨,夜半秘传衣钵,指定为禅宗六祖;并因此惹上杀身之祸,当夜亡命天涯;千里奔逃,几落虎口,终于遁入山林。

  公元681年,隐姓埋名15年后,慧能修成正果,于广州南华寺复出讲经,顿时震动大江南北。此后20余年,慧能在宝林寺弘法,信徒上至女皇武则天,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佛教禅宗自达摩祖师北渡以来213年,传延六代,终于在慧能手中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但那场持续27年的追杀并没有结束,六祖继承衣钵27年后的一个深夜,一个刺客提着剑,终于摸进了慧能的禅房……

  翻开本书,了解禅宗的历史与精髓。

  《读佛即是拜佛》读后感(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禅宗六祖慧能因听到《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悟,虽为文盲樵夫,但佛性无关乎文字...

  这本书只在多看上看到的,很喜欢佛教故事,随天资愚钝,不能很深的理解佛法,但作者文笔流畅,读来如同散文,故事生动,浅显易懂,生动再现汉传佛教禅宗一脉在六祖慧能出事到涅槃的传奇一生,以及其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和传播起到的巨大作用。

  前面读过一本《图解阿弥陀佛》,是关于佛教净土宗的介绍,如果您喜欢佛教故事,也可读读看!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wenzhaidaquan/16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