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意境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1-06   来源:文摘大全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文摘大全】

建筑的意境读后感10篇

  《建筑的意境》是一本由萧默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2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的意境》读后感(一):艺术的丰碑,文化的承载,历史的传承,文明的画布

  选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因为发现自己的书架上基本都是人文社科类的书籍,且历史、哲学、社会学、小说、传记、政治类的比较多,忽然间有一种自己陷入了自己的思维定式之内,把自己的思想锁死了,所以想要突破一下,看一看自己不知道的世界,了解一下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仅此而已。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是庆幸和开心的,对于我这个对于建筑一无所知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易读、好读的书,没什么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也没有什么阅读障碍。顺畅的读完整本,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让我对于建筑有了一个框架性的了解,也让我具备了一点基本的建筑审美知识和建筑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建筑体系间的特质。同时,这个对于想要旅游,走遍世界的人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地理,长大后也必然的喜欢上了旅游,到一个地方,总是喜欢瞧瞧地理位置,看看历史,感受下当地的文化风情,但是总是感觉有无处下手之感,就算找了导游介绍,有些地方也是似懂非懂,产生不了身临其境之感,但是当我读完本书,却有了这么一点感觉,因为建筑是一个文化、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承,建筑本身的长久性,就略带一种永恒和传承的作用,他不想其他的东西,转瞬即逝,他的长久留存且不易改变的特性,让我们看看一个地方的古建筑,就能够对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有一个了解。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一本简单的建筑发展史,让我知道了,原来在每一个不同发展阶段,建筑也会转换出一种带有明显时代印记的风格。让我知道了建筑的希腊风格、罗马风格、伊斯兰风格、哥特风格的区别在那里,了解了什么是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先锋派,现在的我听到这些概念的时候不在是仅仅知道这些名号,而是知道了他们各自的特质,他们的不同,以及所以如此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原因。

  同时,建筑也是文化的承载,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像绘画,有着那么丰富的外部空间,有着那种冠绝全世界的环境艺术,有着那么清丽脱俗的,幽静的感觉,为什么会那么融入自然,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效果。也了解了,为什么西方文化下,会出现如雕塑版的建筑,为什么会有那么宏伟、神圣和神秘感呢,都有了了解。归根结底,都是文化的影响,比如中国的士人精神,道家、佛家的影响,西方的君权、神权和人文精神的影响等等。当然还包括也包括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不同的影响,但根是文化。

  最后是艺术的丰碑,可以说一个好的建筑,更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品,是当时艺术、审美的体现,而我从书中也学到了如何审视这些没,为什么高耸入云的西方建筑会有宏伟的感觉,会有不朽的神圣感,而看到中国的皇宫却感觉庄严、壮阔呢。这些都是艺术手法和形式的不同所造成的,比如视觉、形式、环境等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因为中西因为艺术追求的不同所产生出迥异的不同建筑风格,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元化才是适应永恒发展的需要,而一元化必然带来保守、垄断和一成不变,是必须要淘汰的。

  可以说,不论是西方的肃穆宏伟,还是东方的清丽优雅,都是美,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各美其美,人类文明丰富多彩!

  《建筑的意境》读后感(二):一本价值被低估的好书

  作为一个建筑学的门外汉,买这本书纯粹是为了增加一点鉴赏能力,以后游山玩水的时候除了站在名胜前比个剪刀手,还能多一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看点。怀着增长建筑物知识、提升鉴赏能力的心理下了单。周末两天下雨,一鼓作气看完。合上书本,带给我的是满满的惊喜。

  1

  本书作者萧默,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曾任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 曾著有《敦煌建筑研究》《隋唐建筑艺术》等。写作本书时,已近80岁高龄。但是文字间流露的渊博知识和清晰的思路,丝毫没有古稀老人的影子。

  2

  序言里,萧默先生一连串的发文就立刻吸引了我:为什么西方建筑以教堂成就最高,而中国建筑最高成就是宫殿?为什么前者用石头建造,后者是木结构为本位?为什么前者强调向高处伸展,几乎穷尽了石头材料所能达到的极限,后者却注目于横向延伸?为什么前者的内部空间迷离变幻、幽深莫测,后者的内部空间却只是一座简单的六面体?。。。。。。

  对呀,看了不太多的山山水水,我怎么没想过这些问题呢?这么多的为什么,也正是我想要知道的呀。

  3

  整本书侧重于中西方的建筑特点比较。主要是从以下4个方面来展开的:

  1 中国的木结构特点和西方的石结构特点。木结构较轻,加工容易,横梁中部可以略向下弯转而不致折断。所以,木结构梁架主要为抬梁。屋面多为凹曲面,含蓄内敛,与西方的凸起圆顶形成对比。西式建筑由于石材料抗压不抗弯,所以梁之间的间距不可过宽,如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后来逐渐发展成更能体现石材受力特性的券,拱和穹隆结构,如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集中式穹隆,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尖顶等。

  2 中西方建筑外部空间的比较。

  中国的建筑强调群,以院落的方式横向发展;西方的建筑则是一个个整体独立存在。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上注重集体或个人的差异。中国的建筑,以宫殿为集大成者,保存最完整的,莫过于明初的紫禁城即现在的故宫。全长2500米,分为三节,围绕着渲染皇权,前后呼应,由天安门广场开始,途径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乾清门、乾清宫、御花园,以景山(又作镇山)收尾,一气呵成。红墙黄瓦白栏,庄重肃穆。

  而西方在很长时间里,只是注重单独的建筑,并没有想过创造外部空间。后来的圣彼得大教堂,美国国会大厦等,才有了外部空间的布置。

  3 中西方园林的特点。

  中式园林如皇家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如苏州园林等,多崇尚自然,“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而西方的园林则强调工整和几何对称。如凡尔赛宫,圣彼得堡夏宫。反映出来的是中国人对待自然是顺从和尊重,而西方则为征服和改造。

  4 中西方城市的比较。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极大都城是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规划四四方方,略呈长方形,每面开三门,有钟楼鼓楼,东市西市。欧洲中世纪,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出现了以主教堂为中心和最高建筑物的城市,如维也纳,佛罗伦萨。

  萧默先生博士主修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本书也可看出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极高的文学修养,对于中外建筑物产生的历史背景,应景的古诗词,他信手拈来,表达的确切妥帖。如他描述华北和江南的塔,“华北的塔,雄健浑厚,若赵燕战士作易水悲歌;江南的塔,秀丽轻灵,似姑苏秀女唱江南竹枝,实在就是“胡马秋风塞北”与“杏花春雨江南”意境的外化”。真的是惟妙惟肖。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于中国文化的深深认同,和对中国几千年建筑成就的自信与骄傲。

  还有他信手画的建筑手绘,张张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更多的赞美,我已不能表达,期待着你也去读一读,再来与我分享。

  伴成长,一起成长。遇见精彩人生,见证更好的自己。

  《建筑的意境》读后感(三):建筑永远是艺术的一个品类

  其实从来都不懂得建筑,一幢大楼,一座宅院,一个人被人们顶礼膜拜的建筑风格,对于我来说,不过是砖石木料的结构品,从来不懂得欣赏。

  这一本书却开启了我那无知的意识的窗口,它带着我走遍世界各个著名的建筑,带着我走过建筑的历史长河,从内部的精良到整体的磅礴,建筑是艺术家们的一种语言。我欣然沉入其中,美丽流溢而去,让从来不懂建筑的人开始对每一幢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生出向往之心。

  当人们置身于一座建筑之中的时候,它是一段历史,是一个建筑师的心声,甚至是那个时代的表述,我们走近建筑,同时也会走进建筑,但是真的体会到它的美,它那些内在的意境却实在太难。

  这便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让心在建筑之外的人们有了向往之心,欲了解之心。它不是一本单纯的说明,而是引领一个普通人走进建筑世界的钥匙。

  《建筑的意境》读后感(四):比看起来好读的扫盲书

  比预想要好读的一本扫盲书,走过很多地方的朋友可以看看,看看路过的风景是不是有错过的视角;希望能到各处走走的朋友就更可以买回家翻一翻啦。

  全书通过中西方建筑的比较来开展,从建筑倒入,浅谈历史文化,再转回建筑形式风格中,相当有意思。

  涉及话题全面:先后说了建筑材料空间,建筑群与外部空间,园林,城市和结尾的环境艺术与近现代发展。

  前面比后面写的好,尤其是古代建筑,这个应该是老先生的专长,最好结尾提了一下近代当代的,稍微有些潦草,可能是现当代中国建筑实在没啥可说的吧。

  不过全书完全没有提到高迪,大概是因为无人可以与之比较吧。

  《建筑的意境》读后感(五):读书笔记?

  好久没有写笔记了。乎。

  这本书是一章中国,一章西方。从结构,单体,到群体,外部空间,再到园林做了各方面的对比。最后对当代到现代这样的路做了总结。

  首先。我觉得我收获还是很大的。

  一方面,了解了下中国古建筑的起承转合的意念。第二个是对于现在所上的外国建筑史,有些相应的补充。当然我觉得我还有很多没有读懂的地方,比如说老北京的那些格局,风水,我觉得我下一步估计会读一些关于古建的书。进一步了解一下。

  不足的地方也有。比如说我觉得本书的作者是不是态度太过鲜明了。因为我也没有去过国外,关于里面对于国外外部空间的组织跟国外园林的各种评价,我觉得我还是保留意见吧。等我真的去看看了再说。

  不过真的看的出来作者很喜欢古建筑啊。现在中国的乱象也只是点到为止的说了一下,最后那个章节还是很中肯的。

  额,这个读书笔记还真是不及格啊。等我看多了再回来细说。

  《建筑的意境》读后感(六):这么好的书,为什么不打满分

  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以前都白出去游玩了。

  如果先看到这本书,我到故宫、颐和园去的时候就不会仅仅是留个影、看看风景了;如果先看到这本书,我到黄帝陵也不会只是觉得大殿太空,天井太奇葩了;如果先看到这本书,在大理时,也不会仅仅拍个手托三塔的照片了……

  如果先看到这本书,一定会对各地的建筑精心审视,看看他们的气质与内涵,看看他们究竟来自于哪个年代,反映了怎样的理念,与其他地方同类型建筑有何差别等等。

  这全是拜本书所赐。一直以来,都想提升下自己对建筑的认识,遇到这本书,真是幸运之极。

  首先要说的是,果不其然,越是大家,写出来的东西越是通俗易懂。这本书只有16万字,但作者通过中外对比、实例剖析,却将古今中外的建筑艺术及其发展轨迹向我们做了个透彻的说明,让人印象深刻。我利用上班间隙,不到三天就看完了。如今,对各种建筑流派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中外建筑艺术发展的脉络及发展方向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其次,本书印刷精美,图片丰富,装帧科学,边看解说边看图片,一目了然,甚是方便,读来轻松愉悦,快意满满。

  看完本书,也想到现在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很多地方的城市规划,只是划出一片片区域,明确各自的发展重点,明确地块的使用性质,然后就将地卖给开发商,让他们拿规划搞建设。重视的是财政收入,忽略了城市的文化和品格,致使千城一面,毫无个性,有的地方甚至建得杂乱无章,俗不可耐。一个城市,自有其历史文化、文明遗存和精神品质,如果能够围绕这些做规划,体现城市特色,让人一入城市就能感受到这所城市的不同之处,必然会增加这座城市的魅力。这该多好啊。

  《建筑的意境》读后感(七):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

  作者开篇就对科隆大教堂和太和殿广场进行对比,两种不同文化下体现出建筑完全不同的风格,奠定了本书的基本思想——从中外建筑的区别反应不同文化对建筑形态的塑造。

  中式建筑——以木结构为本位,体型不够丰富,内部空间缺乏变化的,大殿之内几乎都是一个个简单的六面体,总体风格趋向于温润柔美;但在外部空间的创造上占据高峰,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各个构图因素有机组织起来,各种宫殿、空廊、半空廊、檐廊、亭子、门窗共同构成整体建筑的风格与气质。中国园林采取自然式,取“有若自然”的自由式构图,重在对自然体察基础上的提炼、概括和典型化,江南私家园林更多体现文人疏淡风雅的情操,皇家园林重在规模,富丽堂皇,但二者均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强调顺应自然。中国的城市几千年来都采用西周《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规划布局,方正的城市外廓,贯通全城南北的中轴线为对称轴的东西对称格局,皇宫位于全城中轴线上的显赫地位,左祖右社作为宫殿的陪衬,浸透了皇权至上等级严格的宗法伦理政治观念。

  西方建筑——坚强有力的石结构,用石头构筑的梁柱式结构,造型各异,有穹顶,有哥特建筑典型的尖拱,外张、饱满、充满力度感;但不注重外部空间的营造。欧洲园林是几何式,取几何规则式布局,重于形式美的外在表现,山地平整为不同高度的台地、水体采用简单几何如原型、方形、八角形、长条形的水池、水渠、喷泉和壁泉;植物则主要采用行列式,强调征服和改造。西方教会、国王、领主和工商业者四种力量此消彼长,造成欧洲城市通常围绕一座或几座具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性质的教堂发展,街道自由曲折,呈放射状自发伸展。

  从这些个对比中,真的能深切得体会在“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伟大的建筑总是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联系,放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情趣与人民的精神追求,必须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和文化要求。反观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建筑几乎都大同小异,到每个城市CBD区域几乎看不出什么区别,不得不说是作为建筑古国和建筑大国的悲哀。

  文末,作者提到“反对片面强调其艺术性,违反建筑本性,将建筑整体当做一种纯艺术,以突出自我表现追求奇、特、怪为目的”,是否在隐喻位于帝都中央,和周围民居格格不入的巨蛋呢,亦或者是各个城市层叠不穷出现的大裤衩、大圆环种种建筑怪状呢,值得思考!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wenzhaidaquan/29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