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2-07   来源:文摘大全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文摘大全】

古都读后感10篇

  《古都》是一本由[日] 川端康成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都》读后感(一):哀愁落了地,就不美了

  正在为千重子,苗子,龙助,秀男和最喜欢的真一担忧未来的时候,正觉得纠结理不断的时候,故事就停了……就这样停了……我的心刚被吊起来啊……结局会如何呢?不敢想,又忍不住想……心被挠得痒痒的。这欲说还休的情绪啊…… 为什么川端康成不给我一个答案呢?戛然而止的结尾虽然给人联想,可是对一个正入戏的观众来讲真的很抓狂啊……欲哭无泪…… 不过,写下去也许就不美了吧……书里弥漫着的淡淡的轻飘飘的哀愁,再写下去就要落了地,有重量了,就变成痛苦了,就不是哀愁了。羽毛似的,抓不住,却偏偏在你周围飘,这才是最难受也最令人享受的吧 但作为一个对happy ending有些执念的人,我还是愿意在心里为我爱的角色写下美好的结局,虽然知道不太可能完满,虽然知道这种念头很俗气。 唉,其实停留在书的结尾才是最完满的吧,该来的还没来,一切宁静而美好。不如让它永远停留在那个瞬间,就可以假装什么都不会发生了。 一点小感想。

  《古都》读后感(二):古都:定义了一座城市的小说 丨梁文道·一千零一夜实录

  古都:定义了一座城市的小说

  千重子经苗子一提醒,抬头扫视了一边四周的山,山峦冷冷的蒙上一层朦朦的雨雾。挺立在山脚下的杉树,反而显得更加清新了,不知不觉间,小小的群山仿佛所在雾霭中,渐渐失去了他的轮廓。就天空的模样来说,这种景象同春物的景象是不同的,也许可以说,它更具有京都特色。再看看脚底下,地面上已经有点潮湿了,不一会儿,群山弥漫了雾霭,笼上一层淡灰色,雾霭渐浓,从山谷落下来,还掺着一些白色的东西,这就成了雨雪。

  刚才我们读到的这段文字,出自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不朽名著《古都》,千重子跟苗子,就是这本小说的主角,一对孪生姐妹花,失散了二十余年,但是这个故事与其说是关于这两个姐妹的故事,倒不如说是关于这整个故事展开的背景——京都,这座日本的千年古城,这座城市,在川端康成笔下,展现了几乎所有的风貌,这整本小说从春天讲到冬天,带领我们一一穿过京都这座城市的四时,从樱花到秋天红色的枫叶,全部都是游客心目中最值得关注的自然景观。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得到京都的各种大小祭典,从非常著名的三大祭:祇园祭、葵祭、时代祭、鞍马火祭,一直到其他各种小型的祭祀活动,在这本小小的书里边全部都出现了。另外还有很多京都的老店,比如专门卖豆腐皮的汤波半,或者专门吃甲鱼的大市,也都在书里边,这整本小说几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京都旅游指南,难怪知道今天还有很多川端康成的书迷,拿着这本书一一寻索书中人物走过的路线。话说回来,那些路线也都是热门的路线,南禅寺、平安神宫、清水寺,不一而足,跟着这些路线想把京都走个遍。这本书,现在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京都这座城市的文学明信片。

  如果《古都》真的就可以说是一个文学上的京都明信片的话,那么它难道就是一个欢欣鼓舞的在欢庆着古都之美吗?那当然不是,相反的,它的整个故事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但是这个故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说起来,这就是一个很奇特的问题了,川端康成那么有名的一个大文豪,许多人一开始拿起他的书来看,却往往觉得不容易看的进去,为什呢?你几乎不是那么容易察觉到他的故事线的前进,尤其是到了他的后期作品,故事本身似乎不是太重要,尤其是这本《古都》。简单讲的话,几句话就可以把它讲完,说的就是有那么一个京都的传统和服批发商的小闺女,叫千重子,她就发现原来她是一个弃婴,是她现在的父母小时候把她抱回来养大的,然后她又发现,她原来还有个孪生姐妹,这个孪生姐妹叫苗子,就住在北山,北山那个地方,长得是一片的杉树林,她就是在北山从事体力劳动的一个小女孩,帮着她的养父母做一些砍伐杉木的工作,是一个劳动体力活,这就好像一个家养了一个贵小姐,另外一家养的却是一个要做体力劳动的小女孩,然后这两个小女孩终于相认了,相认之后又彼此很开心,但是又因为顾忌着种种的后来的身份、社会地位的差异,又有些暧昧,好像为了尊重对方想保持一些距离,与此同时,她们又各自展开了一些恋情,而这个恋情,当然就围绕着这两个长得很像的姐妹花,有点闹得纠缠不清,这故事到此为止,就说完了,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但是你会觉得这整个书看起来会非常非常的缓慢,这种缓慢我怎么形容呢,其实你看这个书很薄,你如果愿意快点看的话,说不定两三个钟头就可以把它看完了,但是你仍然觉得它很慢,那种慢是怎么回事呢,你再仔细看,其实这个书的节奏还算是很快,比如说,它一年四季,从春天讲到京都的冬天,是非常迅速的,一个时节一个时节地前进,而这种时节的前进,你会感觉到它中间做了很多的省略,但是你仍然觉得它很慢的理由,是因为它常常会在某一些地方,忽然来一些很不成比例的,很重的,对一些琐碎的感情或者细节的描写,这个也是川端康成的一个特色,川端康成常常会在我们最不注意,觉得是小说中应该快快走过的一些地很细节的地方,忽然大做文章,或者是加进一些看起来跟故事主要推动的那个力量毫无关系的一些细节的描写,这些细节的书写,特别在《古都》这本书里面,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为就像我一开头将的:《古都》这本小说真正的主角,其实应该是京都这座城市,川端康成要透过这些细节,细细地来渲染所谓京都这个城市的一种无形的,很难用言语形容的氛围是什么,这种氛围是什么呢?我们该怎样来认识这座城市呢?你比如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上,这是祇园花间小路附近,有很多的传统艺伎,她们工作生活居住的茶屋,有很多老店,有很多很有名的料理店和酒吧,但是你看看,这些店门口,几乎没有那种明晃晃的富丽堂皇的招牌,就算是一家已经开了好几百年,享誉全日本,所有达官贵人都希望来这里吃一顿的餐厅,门口说不定也就是放着这么一盏昏黄的小灯,你完全看不出里面有什么名堂,这个是很典型的日本的一个作风,尤其在京都,他是特别的鲜明,好像这些有名的店,生怕会被别人发现一样,要把自己藏起来隐居起来一样,那么这样的一种美感,这样的一种对于外貌的在意,可以说是一种京都的特色,京都是一个非常关注某种细节的城市,这个细节的关注可以是,简单举个例子,像在这本书里边,就有一个到人家家里边卖花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在走进人家家里边,会把花摆在你们家的灶台,或者是厨房灶台之类的位置,她有时候到了人家家里边,看到人家的灶台上蒙了一层灰,她就会觉得有点难过,有点哀伤,但是,她到了千重子他们家,就发现有这么一些抹得很干净的灶台之后,她就觉得很高兴,她就觉得着家人很懂得风情,把花放在他们这里,就很对得起我手上这些花了,她只不过是街上卖花的一个小女孩,会有这份心思。举个例子,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有很多人会拿京都人开玩笑,说京都人说话你要分外小心,举个简单例子,日本人晚上天太晚了,再煮饭又不太好,所以就得胡乱拿一些饭出来,倒些茶进去,这个叫茶泡饭。在京都,有这么一个有名的笑话,是全日本人拿来笑话京都人的,是说如果你到了京都人家做客,在人家待得晚了之后,主人家这时候起来说:天都这么晚了,都饿了吧,来晚茶泡饭怎么样?如果你这个时候以为人家是很热情的招待你,那你就错了,他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提醒你,时候不早了,你赶紧滚吧。又比如说,你新搬入一个街区,有天早上你起来出门,出门的时候隔壁老太太看到你说,哎呀梁先生,您太太长得真好,天生丽质,不用化妆就那么美。你以为她在夸你吗?不,她是在说,你太太为什么那么不懂礼貌,每天出门不化妆,因为这里的女孩子,天天出门都得化妆、这种京都人说话的方式,其实表达的是京都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它累计下来的一种细密的心思,而这种细密的心思,有时候在这本小说里你都能够看到,一家人说话偶尔都会这样,比如说千重子,跟她的作为这个家道快要中落的和服批发商的父亲太吉郎跟她说话的时候,说起来他们家这个生意做得太辛苦,反正现在生意也不怎么样,家里边也不是说完全要靠这笔买卖过活,那不如把这笔买卖结束算了,她跟他妈说起来这个心思,她妈妈讲:这个你不妨跟你父亲说一下,你父亲身为一个男人,一听肯定会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但是他内心大概是暗暗欢喜的吧。这样的一种小心思,这样的一种含蓄,就弥漫在整本书里边,但这个状态,很多时候是紧紧的扣住了京都四时的景物变化,比如说我们看到这本书里边,它常常让我们注意到京都人对于季节的变换是非常非常敏感的,到了什么季节该做什么事,到了什么植物开花的季节就该去哪里看花,就像日本最有名的樱花,以及秋天的红叶,但是他们本地人都会栽一些什么花呢?就比如说这本书一开头,千重子注意的一件事,就为整本小说定调了,她注意到她家庭院有一个很漂亮的,峻拔的老枫树,这个老枫树年岁太老了,乃至于树干上铺满了一层绿色的青苔,而且这个树上又两个树洞,这个树洞里有寄生植物,这里边就包含了两个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开花了,很漂亮,正好在这个树洞里边,各有一簇紫花地丁,所以这个千重子看着看着,竟然又哀伤了起来,她哀伤什么呢?她哀伤这些紫丁花长得那么好看,虽然同是紫丁花,同样长在这棵树上,但是他们却永远不能相见,那是多么的孤单啊,也就是说,她在注意四时景物美感的时候,她几乎把它当成一个活物一样,把感情寄托上去;又比如说,千重子倒岚山嵯峨野那边去找她父亲,因为她父亲声称要到那边山上面的一些寺庙里边暂住一段时间,培养一些灵感,来画一些新的和服花样,在那里她父亲问她,你来这一路上,樱花开得怎么样了?千重子回答父亲:我来的时候樱花正在凋谢,散满了池塘,但是又有两株还没有凋谢的樱花,夹杂在绿树丛中,远远看去别有一番风情。整本书都充满了类似这样一些对话,我们一般人,今天尤其是中国读者看来,会觉得忍不住要笑出来,但是你越看你越觉得,这好象是认真的,它能让你信服,果然这书里的人物就该这么说话,好像这座城市的人,就是该有这种心思和这种风情,又比如说书里提到的京都各处的生活习惯,提到了各处的香味,这让我想起来京都特别多的做香的老店,这些香是怎样的一种香呢,比如说有一种,过去大家都还在穿和服的时候,他们会有一种特制的香炉,又有一种特制的衣架,把和服晾在衣架上面,然后下面放上这个香炉,好让香炉店出来的香,慢慢熏染倒和服的衣料上面,那为什么不干脆洒香水呢?那是因为香水太霸道了,太没有风情了,太不够优雅了。又比如说还可以简化一点,把一种小香包,放在宽大的袖子里边,你走过的时候,随风摆荡自然会传出一股香味,这种香他们叫做“谁知袖”。又比如说甚至还有那种香,是放在名片夹里的如此一来,每次跟人交换名片,名片上面都会有淡淡的香味,这都是他们非常注意的细节。所以这本书,从京都的各个景点开始,从京都各个季节开始,一直到达各个细微的细节里边,不断的展现出这种纤细、温柔、敏感的一种美感,而且我们还能够看到这里边许多的这些百年老店的规矩和气派,例如说我们知道的祇园这个地方有很多的茶屋,所谓茶屋不是真正喝茶的地方,茶屋是去找艺妓舞妓寻欢喝酒的地方。我们这本小说的主角千重子,她的父亲太吉郎,有天在路上碰到一个茶屋老板娘,两个人一路打情骂俏一路来聊天起来,老板娘说,你好久没到我们那了,到我们那儿坐会儿吧,好好好,去,一去之后,虽然一路上打情骂俏,但是到了之后,老板娘忽然在他面前正坐着跪下来,向他很正式的说一下这番话:某某先生,真是久违了,您一向安好,身体还行吗?这是一个典型的客套话,到了这还是有这个规矩,这番话还是要讲出来。这样的一本书,它几乎让我们看到了京都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呢,包括里边的人、物、事,就像书里边,千重子有一天跟她父亲讲这座城市像什么的时候一样,就指出一个很关键的比喻:那个比喻是说,着像是一个很精致的盆景。所有都像是假的一样,好像一个微缩景观一样,让人观赏,但你不应该走进去,不应该触摸到它,不应该碰到它,不应该破坏它。而这个盆景,又让我想到书里边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形象,就是千重子用一个有名的地方的陶器,叫做单波壶,用那个壶养着金钟儿,就是蛐蛐,她就想这个蛐蛐在这个丹波壶里边一辈子,在里边生,在里边死,甚至在里边繁殖,它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壶,好像壶中自有天地,好像这座城市,就是一个脱离了时间变化的天地,又好像是一个盆景。不过当然,这座城市,也会随着时间,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说,这座城市当年曾经路面是有电车行驶的,这个对京都来讲,当然是个很崭新的事物,后来它在1961年,也就是这本小说要出版的那一年,要拆除了小说里边也来得及把它的拆除不进去,就说到当时的京都人,尽管见到路面电车拆除,这是一种崭新的东西,但是他们依然也很热闹地,想去坐它最后一趟,好像要去怀念一个即将消失的事物一样,也就是说他们念旧念到这个地步:在身边出现才几十年的东西,他们也要把它当成古老的东西来珍惜跟怀念。然而,这么一个很精细的,盆景一样的,被各种细密的人情,跟一种对自然的风物的感受所形成的一个城市,在最大的时间洪流面前,恐怕抵挡不了很多东西的,这个最大的冲击,当然就是它作为一个观光城市,难免要有很多游客进来,所以难怪我听本地曾经又朋友跟我说,他觉得现在各地来的外国游客,感觉像来了一群莽撞的巨人,闯进了放满精致瓷器的小巧的古玩店。同样的,好像在1961年的时候,为这座城市写下这首颂歌或者说是挽歌的川端康成,他也似乎预感到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书里边这一段,这一段就是太吉郎带着他女儿千重子和他太太阿繁,想到南禅寺附近去买一座房子,只是因为那个房子长了一个好看的花,我们看看这一情节:

  在川端康成一生的小说生涯中,有几个重要的转折是值得注意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她一开始年轻出道的时候,被人认为是一个很新派,很先锋的作家,他当时其实很受西方美术的影响,尤其是毕卡索这些立体派画家的影响,所以你能够注意到他很多小说里边,其实是用毕卡索立体派画法来融入文学写作的笔法之中,比如说最有名的《雪国》开头那一小段,就是在日本每个中小学生都读过的一小段,那一小段文字里边就是男主角对着火车车窗哈气,外边天太冷了,整个车窗就变成了镜子,镜子里就浮现出车窗后边女人的形象的反照,因为很朦胧的车窗上浮现的一个影像,所以那个形象是有点亦幻亦真的破碎掉的一个形象,其实这一整段的写法,就带有了川端康成早年受到西方现代美术影响的痕迹。但是自从他中年之后他就开始很刻意的要改变自己的风格,似乎是要故意抹掉自己早年所受的西方影响,积极地去向一种他想象中的日本的传统美学靠拢,几乎要把自己当成是日本传统美学的代言人,这一点在他后来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一片有名的演讲《我在美丽的日本》里边,就看的最清楚不过,这篇文章里边你能感觉到他好像要说明自己跟西方没有任何关系,他所做的一切,他今天在西方所得到的所有声誉,无非都是来自日本传统美学的一个赋予而已,那么这种美学的赋予是什么呢,可以用《古都》这本小说来当例子,以前的节目我们讲过《源氏物语》,这本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里边有个很核心的概念,我们曾经跟大家讲过,叫做“物哀”,“物哀”其实包含几个意思,第一个意思: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四季的变换跟时间的流逝之中,会最终腐朽、消逝,所以难免你会为他们感觉到一种哀愁,由于他的必朽,所以你会有不舍之情,这是最简单的层次;第二个层次是,物哀,只有在哀伤之中才能够展现最美丽的事物出来,所以你看川端康成有本小说叫做《美丽与哀愁》,在这本小说里边,美丽与哀愁是个同义词,那么哀愁为什么是美丽的呢?我们来想一想,跟哀愁对立的是什么,那就是欢乐,欢乐的极端是大笑,我们人在大笑的时候,人在大笑的时候是会忘我的,那种忘我是会忘记自己跟周边事物跟其他人的界限,我们大家一起在电影院看一个喜剧,全场哈哈大笑那一刹那,我们会有一种万众一心的感觉,因为你整个界限消失掉,你忘记自己是谁。但是哀愁呢,哀愁假如你因为某件事情折磨你,某一个人离开你,某一个很重要的食物的失去,使得你哀伤的话,这个时候你会往内反过来觉得,我好象是有局限的,这个世界上面比如说亲人的离开,一段感情的消逝是我无法挽回的,是我什么都做不到的,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我”的局限,能清晰得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但是为什么这个东西会美丽呢?就是因为你特别感觉到自己的局限了,这个时候你的感情才到达极处,而感情达到极处的那种表现,他们认为是美丽的,至少川端康成所诠释的日本传统美学就是这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古都》里边常常见到,对千重子也好,对苗子也好,常常描写她们的一种哀伤,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而产生的一种幽怨的神情,川端康成笔下,那个时刻仿佛才是那个姑娘最美的时刻,尽管他也很肉欲地描写了千重子在和服背面,我们知道和服背面总是要露出一段颈项,那是因为日本传统认为,那一小段肌肤是女人身上最性感的部分,所以川端康成也去描写了她那个颈项上面雪白嫩滑的肌肤,扑上一层淡淡的粉彩,显得更加的娇艳动人,而且富于青春的魅力,可是他更加看中的,是千重子当她眼睛含着泪珠,将滴未滴,将坠未坠的那一刹那,这种哀愁的刹那,他觉得美;但是“物哀”不仅止于此,他还可以达到第三个层次,刚才我们说了,哀是你能感到自己的局限,你感到无能为力,你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可是如果你把这个哀再投射回身边万事万物,你会觉得所有的东西,其实可能都是有感情的,它们可能都会因为自己即将要消失,或者身边的其他物事药效是而同样难过,你能够感通到那点的时候,你的整个美感又会上升一个层次,所以在这本书里边,写到的这种京都文化里边,对季节的变换,对外在物事,对周遭景色的那种感受,同样也是带有“物哀”的感情,就是你把人的情绪,投射到你看到的所有的东西上面,所以为什么你看到樱花坠落你会有许多复杂的感情,你看到雪花飘落,你也会有许多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我们很多现代人可能会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不是太注意,但是在他这种笔法下,仿佛这就是日本美学的根源。那么川端康成呢,他这么注意这些细节,使得他在很多小说里边不成篇幅的去描写这些,抓住“物哀”情绪的细节,可是也有人认为,他对这种细节的掌握跟敏感,是来自于他小时候的一个毛病:他两岁的时候他爸爸死了,两岁半的时候妈妈也死了,然后就跟这祖父母住,由于他身体很弱,他祖父母很担心他,不让他上街去跟别的小孩子玩,天天把他关在家里边,所以他从小就是很自闭很内向的一个人。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他的祖父也病重了,那个时候,他天天陪在祖父病床前,没事干,就读《源氏物语》,那个时候他就种下了一种对日本古典文学的爱好,以及一种极端的,害羞的,不善与人沟通的性格。由于他一直不太能够正常的与人正常说话,所以使得它对语言产生一种有异于常人的感觉。我们一般人说话交流,我们什么事情说的多,什么事情说得少,什么事情投注强烈情感,什么东西我们淡淡一扫而过,我们是有一个正常比例的,但是在川端康成那里,由于他一直没跟人说话,导致他无法精准掌握文字语言跟文字语言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的比例,所以他在故事情节里边,我们觉得该有的东西,可以大书特书的部分,他一闪而过,但是对于我们最不在意的东西,比方说,父女俩走路看到一棵树上边,开了朵什么花,两个人停下来看了半天,这个时候身边有什么人路过那人身上有股什么味道,他对这个细节描写了半天,但是这对父女去哪儿呢,去干吗呢,去了之后又怎样呢,他却不关心。然而这样的一个敏感的,掌握日本美学中纤细感受的川端康成,他真的是一个百分百的日本产物吗?或者我们刚刚描述的着一大桶,京都作为一个美的对象,一个日本美的象征,这些东西是真的吗?坦白讲,我们必须要怀疑一下。在150年前,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极速地抛掉它很多过往的东西,很多传统的学问,比如说过去学习汉子的这套传统儒学,忽然被抛弃了,佛学曾经有段时间也被抛弃了,传统的医药也被抛弃了,所有的东西都要全面的拥抱西方,只有一样是没有被抛弃的,尤其在日本学院里边,那就是日本的传统美术,日本的传统美术在明治维新之后,现代大学体系建立以后,被原封不动地保留在血缘体系里边,很多人在教日本传统的美学,很多人在研究、写书去谈日本的传统美术,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日本人对他们的美有那么大的自豪感?不是的,你知道当年第一个开创日本美术的人是谁吗?是一个老外,叫做芬诺洛萨,这个老外带着她一个懂英文的弟子冈仓天心,两个人一起建立了日本的现代美术教育和研究系统,这两个人是带着一种西方的观念来重新看待日本的传统美学或美术教育,而那个时代正好也是西方人刚刚透过艺术品来了解日本的时候,比如说那时候法国、欧洲、荷兰的印象派画家,像梵高,他们沉迷于日本输出到欧洲去的浮世绘这种日本庶民绘画,沉迷到什么程度呢,梵高甚至说,我恨不得自己能够像日本人那样子来看世界,这样子我做出来的画,就很了不起,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欧洲就兴起了一股日本美学风,直到现在都是如此,乃至于西方人在过去很长久的时间里,一谈到日本,就马上跟美联系起来,几乎变成一个同义词,这样一种观念,其实反过来还刺激到日本人,也学习用这种观念来看自己,日本人从那时起就不断强调日本的美或者美丽的日本,这个并不是一个孤例,我们知道在日本过去,电影导演或者电影不被认为是一种很高等的艺术,起码电影导演的地位,是不如小说家的,但是自从欧洲影坛发现了小津安二郎,觉得小津安二郎,太伟大了,他拍出了欧洲人想象不到的电影之后,日本人忽然注意到,小津安二郎真了不起,着果真是只有日本人才拍得出的电影,这就是日本的电影美学,所以同样的,日本作为一个审美对象,作为一个美的代名词,其实也是从西方那里反过来影响到日本人观看自己,所以我们大概能够了解,为什么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典礼上,要用这么一个传统的文化来包裹自己,穿着一套和服,对着台下一群老外侃侃而谈日本传统文化,和日本的美。换句话说,他把自己对象化了,他把自己当成了被欣赏的对象,那么同样的,在他写京都,把京都当成日本美的象征的都市来写的时候,他其实还有多大的程度是在描写真正的京都呢?还是我们想象中的京都呢,这个想象中的京都,他是那么的纤细,那么的美好,因此它吸引了那么多的观光客,而观光客都来了之后,他们又觉得这个美被摧残了,这难道不是很吊诡的一件事吗?这种美本来就是为了展现在人前而营造出来的一种美,但是到了最后因为吸引来的人太多了,你又嫌人家不懂得欣赏美是怎么一回事,那么这样的一种对美的追寻,对美的不懈的坚持,再往上发展,有时候就会走出一条相当极端的道路,我们下一集跟大家讲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的时候,你就会看到那条道路能够把人引到什么样的地步。 ·

  《古都》读后感(三):个人记录

  由于川端的作品虚得细品,像我这样的急性子倒是只两个晚上就囫囵吞枣地翻完了,大概也是没体悟到其中的自然的深意。初中读《千只鹤》是惊讶其文字的清美,高中读《雪国》是赞叹其结局安排地恰到好处,而今读这本广为赞誉的《古都》倒反而失了原先的心境,倒觉得除了文字之美,似也无他了。此书分为两篇:《古都》与《名人》。《古都》讲述了原为弃子千重子阴差阳错地发现自己的孪生姐妹苗子以及她们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青春故事。个人对这个故事不是非常感冒,倒是感受到了京都的自然与人文之美,但并没觉得在这种美之后还能体现出什么。《名人》记述了围棋本因坊——秀哉名人因欲引退与“大竹七段”(木谷实)下其人生中最后一盘棋的故事。由于我个人围棋仅仅处于大概知道怎么下的阶段,所以对此篇读起来颇为费力,大概明白了川端用其克制的文笔描述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棋场博弈,但具体每个情节对应的是什么步数,倒依是了无头绪。 余华曾如是说:“川端的作品笼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写作 ”。故我觉得若是要学习文笔,此书固然值得一读。但要想去发现什么逻辑上的真理,此书便可略过了。

  《古都》读后感(四):古都——温柔的世界

  曾经因为喜欢村上春树这个名字而去读《挪威的森林》,但是对内容一知半解,也没有体会到语言的美,还读《且听风吟》,也许当时年少,只记得翻了几章就止步了,后又看了些日本的电影,还有不经意间接触的日本文学总是让我这个肚里空空的读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直接不愿意拿起日本文学的书,这本书也是因为学校图书馆改为临时的,书库有限,受书的封面吸引,也久闻其大名,两周的时间里,每晚或中午读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文字清新温柔(请允许我用温柔这个词),每次阅读都觉得自己是书中的一个旁观者,在书的世界里默默看着,听着,感受着。在古都里,我觉得自己成了北杉山上的一颗树,或是古都里的一座桥,感受着川端康成笔下的古都,也溶在这世界里。

  我爱上了他的文字。

  《古都》读后感(五):一种忧愁的美感《古都》有感

  这篇小说,作者的文笔真的很美,读的时候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古都的厚重感在晕染,仿佛我们可以随意文字去到那古朴的京都,那樱花和杉村高大的杉树,还有衹园节上各种花灯,枫叶,都让人联想起古都到底是怎样一番美景和古朴。

  读完以后又一次感受到了川端康成文字的魅力,透过他的文字,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弥漫在文字间的忧愁,化也化不开,抹也抹不去,留在心头,随着那随风而逝去的樱花,飘落满地,吹不尽千重子心头的思绪,也飘不散少女内心对于生身父母的悲惨命运的感怀,还有那份少女对于爱情的憧憬。

  但是小说开头千重子就向真一袒露自己是弃儿,她内心不幸福的忧愁给这篇小说定下了忧伤的基调。

  小说里面有很多花,川端康成特别擅长写花,我们都是通过他的那篇《花未眠》认识他的,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延续了对于花的描写,各种各样的花,开的灿烂的樱花,千重子喜欢的平淡无奇的紫色地丁花,还有菊花,千重子的父亲喜欢的香樟树,还有杉树。

  赏花是他们释放心情的一种方式。千重子喜欢去杉山看杉树,也是有神灵的召唤吧。每一种花都是一种心情和心境的写照,很美很美,这篇小说会让你感受到京都的古朴,自然的静谧,还有每个人内心的愁事。

  日本的作家似乎写小说更加注重意境,反而不在乎情节,所以我在读之前已经预感可能这个故事没有结尾,果然,真的是没有结尾。

  龙助会和千重子在一起吗?秀男和苗子呢?苗子能放下心中的结接受秀男的心意吗?

  太吉郎的心境到底哪种心境?为什么他交给秀男的那幅画会有一种病态的惨淡呢?他为什么有厌世思想呢?

  这些作者都没有明说,反而给我留下很多思考的空间。

  总觉得千重子这样的姑娘是从故事里走出来的,带着淡淡的忧伤,对于自己的被遗弃的身世放不下,苗子却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不想自己的出现给姐姐带来一丁点的麻烦和不幸福,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亲人,不愿意让对方为难,自己却承担起自己的命运和生活的一切,不属于自己的非常清楚不要就是不要。喜欢苗子。

  如果你想培养自己的美感,想在文字里寻找到一种厚重的美,去读《古都》吧,相信你会被一种忧愁的美打动。

  《古都》读后感(六):纤细的宿命|读《古都》

  『千重子抓住红格子门,目送苗子远去。苗子始终没有回头。在千重子的前发上飘落了少许细雪,很快就消融了。整个市街也还在沉睡。』 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古都好像梦一样的在我脑海里存在了一下,它的样子是模糊的我脑补不来,可是古都的人好像清清楚楚的留在我意识里。我在梦里一声声地唤:“千重子,千重子,千重子······”一个和她面容相像的女孩回过头来,笑容却是另一位女孩,千重子眼底淡淡的哀愁被她的纯真遮掩起来,这是苗子。 千重子和苗子是自小失散的双胞胎姐妹,千重子被做绸缎生意的夫妇收养,过着富家小姐的生活。而与之相反,苗子则是在农家长大,干粗重的活。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两人街头偶遇相认。千重子因认为自己是弃儿会终生不幸的日本传统观念,而无法释怀自己,常为此叹息哀愁。而苗子在经历了家人离散后,选择去保护唯一的亲人,千重子。所以她更清楚自己和千重子身份的差别,不愿意去惊扰她现在幸福的家庭生活,即使是去千重子家探望千重子,也是选择夜深人静的时候。就算是千重子去看她,她也要避开人群。也许是早就看明白自己与千重子生活的差异,在后来秀男对自己表达爱意时,她觉得自己只是千重子的幻影,自卑让她无法接受甚至去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苗子,你总说幻影、幻影的,究竟幻影是什么呢?”千重子严肃地说。 “幻影不就是手触摸不到的无形的东西吗?”千重子继续说着,突然涨红了脸。 “尽管如此,可能无形的幻影就在这里。”苗子回答说,“幻影,也许就隐藏在男人的心里、脑子里,或者别的什么地方。” 这段有关幻影话题的对话,其实将苗子内心的自卑心完全的表现出来,千重子身上很多东西对她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千重子,或许是明白苗子心中的担忧,不想让她这样看低自己,而她和她的世界、生活差距让她对苗子的劝说更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苗子说,“幻影是不能践踏的,践踏了只能自食其果。” 这句话无疑是苗子对未来两人宿命的预见,却也让人不由得感到一阵心寒。好像他们的命运从这里就开始慢慢延伸向一个不好的方向。 整个故事看似波澜不惊,平平淡淡的。但是,作者以他一贯细腻而又带着淡淡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将其中的姐妹之间、父母子女间的亲情,秀男对苗子、千重子以及龙助对千重子的爱情,在他极纤细的笔端一一温婉的表现出来。日本人一向对表达情感含蓄内敛,但也同样真挚热诚。在千重子得知自己身份的时候,眼底总是生起一丝哀伤,她认定自己是弃儿。而深爱着千重子的母亲阿繁,宁可将自己说成是抢婴儿的坏人,也不愿意看到女儿有这样悲伤的心结。即使在后来遇到了苗子,阿繁也愿意接纳收养苗子,这份对女儿的母爱更加放大。在千重子心中,关于“弃子”这样的身世之谜一直困惑着自己,无法释怀。有时候还时时在梦里缠着她。加之作者笔下描写的幻美般的京都,故事背景和日本女子独特气质的渲染,使得这个古都故事更添一份梦幻般的美境。就像日本文艺片镜头下唯美画面。 在故事叙述中,川端康成也插入了日本文化的描写,除了热闹的传统节日,绚烂的樱花,在千重子口中也会经提到“杉树”,翠绿苍劲而又笔直的杉树就像日本女子一样美丽纤细却又坚毅正直。另外作者对太吉朗在织绣图案上的精益求精,即使许久未有作品也坚持去构思新颖的表现花了较多笔墨,这也无疑体现了日本人对完美苛刻的追求。 不管是日本文化,还是日本女子,所有在川端康成的笔端都是生成一幅和谐又温情的画面,这是梦一样的古都在讲述着一个女子纤细的宿命。

  《古都》读后感(七):哀伤·美·希望(评古都)

  本来应该秉承一下逗比的精神,然而在这篇文章面前,还是严肃一点吧(= =)。

  文章的叙述波澜不惊,却不让人厌烦,让人愿意读下去。出场人物也不算多,以主人公千重子为中心串联着各家,各人物之间的关系。文章以20世纪战后日本京都为背景,然而却有着浓浓的”古风“,一如京都这座城市。川端康成也不愧被称为”旧日本的最后一位大家“。无论是人物的言谈,举止,衣着还是对感情的表达,都不失传统日本的含蓄与内敛。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我们是不能想象千重子小姐像《挪威的森林》里的绿子小姐一样,穿着短裤,带着墨镜,剪着一头干练的短发,仰起脸,对喜欢的男孩子笑着说:”我喜欢你嘛!“这样讲的话,村上春树笔下的绿子则是”新日本“的鲜明代表了。(笑)

  而正是在这样文化,这样的背景之下,文字间弥漫着淡淡的哀伤。无论是景、社会、还是人之情。

  社会是哀伤的,作者用淡淡的笔调写下了这种哀伤——即商业利益下被纠缠其中的人物关系,又如被困溺于家族事业的太吉郎及其一干”友人“。而现代化的城市和功利化物质化的社会状态亦在其中。更深刻的,不外乎是在阶级上天差地别而连相见都是奢望的姐妹。

  情感上。面对一个不敢直言感情的女孩默默喜欢着的单纯的真一。爽朗,勇敢却没有得到回应的龙助。而秀男,这个严肃认真的”工科男“(。。。。。。),在无望后转向了千重子的妹妹,在柏拉图式的”幻影“中寻求满足。

  然而作者如此优美的方式将其缓缓表现出,像是缓慢流过手掌的涓涓细流。例如开篇真一和千重子交谈时,作者这样塑造场景:“春天,西山柔和的暮色,几乎把京都的半边天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霞光”。又如:太吉郎和秀男对郁金香的讨论,即符合人物特性,又隐约透着一种很东方的哲理。

  于是,在这样的美中,忧伤之余,慢慢地,又让读者品出了其中之“希望”。是父母对养女善意的谎言,是其母其父对养女之妹的接纳与包容,是年轻的男女间热烈却包含对他人理解的恋情,更是在阶级差异下顽强存活的让人欲泪的姐妹情。无疑可以看出,作者对人性之美好,人与人相互理解的渴求与希望。

  而且,即使是稍纵即逝的美好。作者也写道:“花是活的。它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活得绚丽夺目。来年再含苞、开花,像大自然一样充满生机。”

  从哲学上讲,这种希望,倒不如说是——对未来之可能。

  美好未来的可能,幸福的可能。这大概也是最后故事在缓缓飘落的雪花中戛然而止的原因吧。作者显然不希望给出绝对。一切都包含希望。

  那么,最后这么做结吧。

  黎明,有古城,雪落如樱,古式宅邸,女孩在门前,抱着鹅绒大衣,远远望着离开的寂寥身影,尽管悲伤,心里想着:以后会再见面的吧。

  远去的女孩,自知再也无法相见,却心里充满着幸福,短暂的,灿若樱花的幸福。

  风起,雪花迷蒙。

  《古都》读后感(八):古都之人和景

  刚翻开这一篇,映入眼前的是春意盎然的景象,对于刚看完《雪国》的人来说,这是极大的反差,皑皑白雪与春光明媚。书中描述每个细节都体现着这个季节古都特有的景色:正盛开的紫花地丁,垂柳的樱花,嫩叶的樟树,活的郁金香等等。从千重子观察紫花地丁开始我就喜欢上这个女孩。每个女孩都有感时花溅泪的季节,千重子的孤独漂泊感在看见紫花地丁之时越为显著,一句“我是弃儿”也是她深藏在内心最不能言说的秘密。

  总的来说,书中的基调是温暖中带着一些时代的抑郁。千重子很爱养父母,甚至于终身大事也是愿意听从父母,无处不是乖乖女的形象,但她依然对自己的身世感到自卑,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感到好奇。时代的抑郁感是来自日本经济改革期传统的小家庭经营方式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大生产,千重子养父表现出一种消极甚至“厌世”的情绪,想逃离这个经济巨变的环境。“虽然山,河,人,国家渐渐的像是盆景一样,但是都潜在着巨大的力量啊”年轻给人以希望,一切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

  千重子和苗子的相遇给人以惊喜和温暖,特别是姐妹之情表现得恰到好处。一个是亲近大自然,一个生活在市井,两个环境差异如此大的姐妹相遇后小心翼翼的靠近彼此,苗子在面对秀男的求婚时一直认为自己是千重子的替代品,不愿意去打扰姐妹和养父母家的生活,她的独立与理性都超过千重子。

  文中描述了一年中日本的很多节日,体现了每个节日的特点,然而更喜欢其对樱花,樟树,杉树的细节描述。行云流水中体现着对大自然,自然与人之间的情感。

  《古都》读后感(九):谈谈古都后续情节的诸可能性,附对这种日本传统“物哀”文学的考量

  《古都》后续情节的诸可能性大概围绕着三点:1.秀男与苗子 2.千重子与真一,龙助 3.千重子与家业。第一点的回旋余地是极小的,结尾时川端康成讲得已然比较明了。关于2与3其实并非独立的,交织在一起并由无限可能,简单讲讲我的想法。

  先谈谈继承家业的问题,文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工业化对古都的冲击,插一句,但这应该并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主线,因为如此诠释的话,那么就无法对本书后半部分着力描写的关于千重子与苗子的情节无法做出合理解释。千重子家的店是一种还过得去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古都,与其说是工业化不如说是一种全面西化的都市化,而川端康成在书中提到的一个重要事件即是同盟军撤离日本恢复植物园的开放,由此我们推断出故事的发生时间在1952年之后(《旧金山合约》生效,同盟国正式结束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在这个时间点上,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的全面西化都市化还并未完全展开,但在之后10年里,一切就说不准了,因此我认为在这个结局上,千重子的确想继承家业(川端康成也有这样的描述),但最后家业还存不存在都说不准,再看龙助,真一一家经营状况要很大程度上好于千重子,背后反应的是在之后十年的适应变化能力要强一些,抗打击能力要强一些,并且也反映现在他们的经营管理也要好于千重子,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千重子嫁给龙助也很可能将会是千重子的家业最终并入龙助他们。

  再谈谈千重子会不会嫁给龙助亦或是真一的问题。我觉得这嫁给这两个人的可能性都较小,但嫁给龙助的可能性要小于真一。原因在于1.虽千重子说这件事完全交给他父母,但是她父母特别是母亲非常重视千重子的意见,并且对于家业的问题,也并不太苛求,甚至其父自己都萌生退意。2.千重子不喜欢龙助的,这点文中也有讲,在之后爱上龙助可能性就更小了,龙助也应该会察觉到这一点,他会介意吗?3.其实在文中很难想象龙助是不完全不知道千重子和真一的关系的,因此,其实在文中就潜藏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矛盾,并且,之后真一真的不会有所行动?4.如果要在真一和龙助间选择,关于经营的问题,真一在未来是有可塑性的,并且都是一家的两兄弟,双方父母都应该是无所谓的。5.参考秀男和千重子的情节。至于为什么我说千重子嫁给真一的可能性也不大呢?在文中川端康成不少地方都对两人恋情做出了或明或暗的描写,例如他们两人相处时暧昧的态度,树上的紫花等。我在此只是想指出一下她嫁给真一的可能性也不大甚至更小而已。

  回到大的时代背景中,文中的千重子大概是20岁生活在1952年左右的京都,之后,日本经济腾飞特别是在那个60年代池田内阁时期,因此在之后的十年间在她20-30的岁月里,千重子最终是有无限的可能。

  《古都》读后感(十):京都梦华录

  系统阅读川端的第二篇书评,与第一篇相隔了接近五年,文章没校对,应该有一些错别字……

  1899年对于现代文学史应该算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老舍、纳博科夫、川端康成、海明威、博尔赫斯、阿斯图里亚斯这几位伟大的作家均在这一年出身。其中川端康成、海明威、阿斯图里亚斯分别获得了1968年、1954年、196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也成为了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对比同时期作家的作品,我们也许会觉得相对于老舍、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在文学成就上并没有什么巨大的优势,那为什么诺贝尔奖却独独颁给了他呢?第一他活的最久,这不是笑话,诺贝尔文学奖只颁给在世的作家,虽然这三位作家都死于自杀,但川端康成的年份最晚,获奖概率也就最高;第二相对于老舍,川端康成的作品在当时的西方被翻译出版的更多,毕竟你不可能指望瑞典文学院的那帮评委都去阅读中文原版;第三相对于三岛由纪夫,虽然都是日本作家,但从当年川端康成获奖的授奖辞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同时期的日本作家,“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绝大部分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家都是拥有几部体量庞大的长篇作品,可川端康成的获奖却因为三部篇幅有限的中篇小说——《雪国》、《古都》、《千只鹤》。在这些小说中蕴含了川端康成对于当时日本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思考;继承了很多紫式部、清少纳言时代流传下来的文学特质;展现了日本独有的美学元素,尤其是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风雅”等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要被书名迷惑,诸如《雪国》、《千只鹤》以及《山音》、《睡美人》这些作品,看题目都唯美之极,但内容却充满了畸形、扭曲、不伦、哀怨,这与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唯美是相却甚远的。但在当时的日本,很多作家如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太宰治都是用类似的形式去表现“美”。反观《古都》这部小说的表现形式与川端康成其他作品大相径庭,也更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志趣。川端康成在很多作品中都展现了他对于西方文学中“意识流”、“心理描写”、“表现主义”的理解和融合,某种程度上这些作品近似于用日本传统意象、美学观来展现的西方小说,而《古都》在作家自己看来是“特别的所得”。在创作《古都》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川端康成因为滥用安眠药,一直在以浑浑噩噩的状态写作,以至于在后来校正文稿的时候,作家认为这部小说“行文混乱、风格失常,与其他作品稍显不同”。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让《古都》这部小说更加贴合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说的“在架构东方与西方之间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可以说《古都》是一部用更加纯粹的日本传统形式创作出来的小说。

  阅读《古都》首先需要了解京都这座城市。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的京都。京都,古称“平安京”,于公元794年至公元1868年这一千多年间都是日本的首都,可以说京都是日本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日本人的精神故乡。因为在二战时候美军可以避免了对京都的轰炸,城市中的无数古迹也得以保留至今日,结合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京都也许是展现东西方文明交融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了。在京都高楼林立的繁华街道上漫步,你会时不时地发现一座拥有精致院落的古寺,抑或是一间有着百年历史的店铺。可以说,以京都这座城市为背景而创作的《古都》,最能够体现出川端康成作品所具备的东西方文明之间精深桥梁的意义。在近现代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也有很多以京都作为背景,比如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谷崎润一郎的《细雪》,沟口健二的《祇园歌女》、《祇园姐妹》,小津安二郎的《晚春》、《小早川家之秋》等等,《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甚至还将整个京都的风貌绘入了动画之中。而根据川端康成原著改编,由市川昆执导的同名电影《古都》,因为是传奇影星山口百惠的息影之作,具有重要纪念意义。而在我看来所有的影视与文学作品中,对于京都这座城市诠释的最为透彻的还是川端康成的小说《古都》。

  为什么这么说呢?《古都》一书可以称得上是一副京都生活的浮世绘了。京都这座城市四季分明,且四季皆宜游览,其中春天赏花,秋天赏枫,冬季赏雪,夏天则有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祇园祭,而小说的整个篇幅也是以一年为时限,其中四个章节就分别以“春花”、“祇园节”、“秋色”、“冬天的花”命名。杜牧有一句诗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用来形容京都再贴切不过了。小说中先后出现了岚山、清水寺、平安神宫、南禅寺等具有地标意义的京都地名,光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京都寺院就有十七处之多。京都是一个餐饮业极为发达的城市,除了拥有众多米其林餐厅外,还有着当地特色的京料理,小说中出现的“汤豆腐”就是京料理的一种。除了精致的饮食文化,京都的手工业则更加能体现出日本人所具备的“工匠精神”,而在京都的手工业中,名气最大,流传最广远的要属“织锦”了,毕竟被誉为“京都厨房”的市场就被命名为“锦市场”,而京都的“织锦”最为著名的当然就是“西阵织”了。而《古都》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佐田千重子就成长于京都的织锦批发商家中。

  以下有情节透露

  小说由千重子的春日感怀开始。坐落在城市中的庭院、老枫树、紫花地丁、石灯笼,仅仅几个景物就在读者眼前描绘出了京都这座城市的风貌,千重子即景生情,不但勾起了很多回忆,也产生了不少联想。俗话说,“哪个少女不怀春”,但小说中千重子的春日感怀却并非是简单的儿女情长,而是由景物联想到了命运。老枫树的树干上有两个树洞,每个树洞中都有一株紫花地丁在那里寄生,千重子看着两株紫花地丁联想着两朵花儿会不会有“相见”、“相识”的可能,继而被紫花地丁的“生命”打动,又勾起了“孤单”的伤感,最终发出了“在这种地方寄生,并且活下去……”的感叹。其后千重子的感想由植物转移到了动物身上,她想到了自己饲养的金钟儿,对“生命的规律”亦有所感悟。第一次读《古都》的时候会觉得这一段十分突兀,像是闲笔,回过头细读才发现,这哪是什么闲笔,不但是伏笔,更映射出了小说的主旨。

  提到日本的春天,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盛开的樱花,千重子自然不会免俗。怀着对春日的感怀,千重子便前往平安神宫,与总角之交水木真一一同赏樱。赏樱的过程中,真一无意间提到了“幸福”,这个话题引起的千重子的伤感,在离开平安神宫之后,千重子提出了想去清水寺,借着夜幕俯瞰京都。两人从南禅寺附近绕行,穿越知恩院,通过圆山公园,来到了清水寺,无意之间,作家就用文字给读者规划出了一条京都东山游览路线图。作家选择清水寺应该是有特殊意义的——首先清水寺的确是眺望京都城的绝佳地点;更重要的是,有一句日本谚语叫“从清水舞台跳下去”,用来代表一个人的决心,也许千重子只有站在清水大舞台上才有勇气向真一透露出“我是一个弃儿”这个秘密。不过在真一看来这只是千重子察觉到了自己对她的情意而编造出来,用以拒绝自己的托词。到这里作家抛出了第一个悬念——千重子的身世。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小说的开篇千重子会产生那么多对生命,对孤单的感慨了。

  千重子的家,坐落在中京区的批发商店街,父亲佐田太吉郎经营这一家历史悠久的绸缎批发店。千重子就自己的身世问题向自己的父母求证过,虽然两人都告诉千重子她是从别人那抢来的婴儿,但地点却有出入。父亲太吉郎说是在鸭川边的河滩上,母亲阿繁则说是在赏夜樱的祇园。千重子自然知道这是父母为了照顾她的感受,不想让她知道自己是被一起在店铺门前的弃婴。其实千重子自己并不介意弃婴的身份,对现在的家庭也没有丝毫隔阂。父亲太吉郎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经营者,因此批发店的生意也逐渐冷清。太吉郎年轻的时候就对自己绘制织品图案有着一定的热情,但却缺乏创作的灵感,在年过半百以后时常选择躲进嵯峨山中的尼姑庵中去潜心创作。虽然绸缎店的老板没有绘制画稿的必要,太吉郎本人也不具备这个天赋,但每当看到体贴的千重子,还是希望送给女儿一条自己设计的腰带,于是太吉郎便带着自己的画稿,找到了织补商大友宗助。

  大友宗助的织锦作坊位于著名的西阵,由宗助夫妇于三个儿子共同经营,其中以长子大友秀男的手艺最佳。太吉郎的画稿借鉴了保罗-克利的作品,但也许是早期抽象派绘画风格与日本和服传统不搭的缘故,宗助对于画稿的态度显得十分暧昧,先后用新颖、华丽,时新、素净,纯熟、风雅这三组并不同意的词汇来形容画稿,并推荐由技艺最好的儿子秀男来织。如果说宗助对于画稿的态度是暧昧,那秀男对于画稿的态度就应该用不置可否来形容了,以至于因为态度上的不礼貌,挨了太吉郎的耳光。最后秀男做出了解释,他认为画稿虽然新颖有趣,但与父亲希望对女儿表达的父爱不太协调,以至于有一种荒凉的病态感觉。离开宗助的作坊,太吉郎带着妻女前往仁和寺赏樱,后来因为不够清净三人移步到了京都植物园,千重子被院内盛开的郁金香所震撼,太吉郎则感叹这些景色失去了京都的情调,他更喜欢樟树林荫道。在植物园佐田一家邂逅了大友宗助和秀男,在秀男与太吉郎的第二次对话中,他表示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叹,同时隐隐的表示了对千重子的钦慕之情。

  这一段内容既是小说情节的一部分,结合前文也能够感受出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东西方文化的激烈冲突。小说的开端提到过一个底座雕刻着耶稣像的石灯笼,后来又叙述了美国士兵驻扎过的京都植物园,再加上太吉郎的画稿,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当时的京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排斥。提及京都这座城市,作家感慨“再也没有比这古都的更古老了。这么美的东西,却没人愿意去画”;而提及织锦工艺工业化的时候,作家更是通过书中人物作出了:“手织机就算保全下来,充其量成为国宝罢了”这样的论断。这些细节让人能够深切感受到京都人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居民的傲骨,理解京都至今依然能够保存这么多传统建筑、手艺、习俗、文化的原因。千重子就拥有这种老派京都人的性格,她喜欢穿着花纹朴素的和服;相对于热闹的岚山更喜欢野野宫、二尊院和仇野,这让太吉郎觉得“年纪轻轻的,就喜欢那种地方,前途令人担忧”;相对于鲜花,更喜欢嫩绿,尤其是京都北山的杉树。

  过了五月十五的葵祭,千重子与好友真砂子相约前往北山,去观赏她最爱的北山杉。两人没有止步于高山寺,而是继续前行,在出产北山圆木的村落,两人遇见了一群工间休息的妇女,在与这群妇女擦肩而过的时候,真砂子惊讶的发现了一位与千重子长得一模一样的姑娘。真砂子提出了两人是异母姐妹的设想,继而又觉得用中京的小姐与山村的姑娘对比有些失礼,而千重子似乎在有意回避这个话题。这段插曲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不久便到了京都竹筏会的日子,大友秀男按照太吉郎的设计织好了腰带,他的手艺也得到了千重子父女的称赞。七月一日京都一年最盛大的节日祇园祭开始,在半个月后的晚上,千重子独自出门参加“宵山”。在御所神前,千重子看见了一位正在做“七次参拜”的姑娘,也许是感受到了那个姑娘的虔诚,千重子也不由自主的做起了“七次参拜”。两个姑娘差不多同时做完参拜,并同时看见了对方,写到这里其实已经不需要什么文字,书中的人物和读者都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千重子遇到了之前山村里那个长相与她一模一样的姑娘。北山杉村的姑娘告诉千重子,她在祷告希望知道自己孪生姐姐的下落,千重子下意识地否认自己有其他姐妹,杉村姑娘也觉得自己有些唐突。千重子询问杉村姑娘的家庭情况,得知其父亲在北山砍伐杉树时不幸摔死。千重子忽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什么她这么喜欢北山的村落,喜欢北山的杉树,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小说的情节在此达到了巅峰。双胞胎的元素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并不罕见,但这个元素往往被用来提升故事的冲突、戏剧性,经常让人感到非常刻意。但这个情节在《古都》之中却显得非常自然,读到此处会突然明白了开篇时紫花地丁、金钟儿这些隐喻的真实含义。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川端康成独到的叙事功力,以及优秀小说所具备的宿命感。通过谈话,千重子知道了北山杉村的姑娘名叫苗子,苗子也了解了千重子的身世,也许苗子已经察觉到尽管是孪生姐妹,但彼此身份太过悬殊,便希望趁别人没注意的时候结束这次谈话。千重子了解到了苗子的心境,感受到了苗子的亲情,与她相约在杉林里再次相见。两人刚一分手,苗子便遇上了将自己误认为是千重子的秀男。秀男提出用自己的设计为千重子织一条腰带,作为她二十岁的生日礼物,苗子手足无措,而这一切都被千重子看在了眼里。回到家的千重子逐渐从最初与苗子邂逅时的惊讶、紧张、困惑中走了出来,她反思着自己,也逐渐从内心接受了苗子这个姐妹。姐妹相见的篇幅虽然很短,但川端康成却勾勒出了两位非常美好的女孩形象,苗子的质朴、虔诚、为他人着想,千重子的细腻、单纯、对亲情的重视,这些特质很容易让读者喜欢上这一对孪生姐妹。

  祇园祭结束后的一天,秀男带着自己腰带图案的画稿登门拜访千重子。看着画稿,千重子向秀男吐露出在祇园祭时他所遇见的人其实是自己的姐妹苗子,并请求秀男为苗子织一条由赤山松与杉树山构成的腰带。随后千重子独自来到北山村于苗子在杉林中会面,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两人措手不及,雨中苗子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千重子,千重子感受到了至亲的温暖,两人的感情随之升华。雨后千重子向苗子了解了自己亲身父母的情况,同时提及了祇园祭时苗子与秀男的那场误会。千重子说起拜托秀男为苗子织腰带的事情,苗子却不愿意接受,与其说不愿意接受,其实是不愿意被当做千重子的化身,不过在千重子的劝说之下,苗子还是接受了那条腰带。回到家,千重子将苗子的事情告诉了母亲阿繁。秀男很快织好了腰带,并前往北山村将腰带送给了苗子。苗子再次提出了不愿意被当做千重子替身这个想法,但在秀男真挚的邀请下,还是接受了这条腰带,并与秀男约好在时代祭的时候连同千重子送的和服一并穿出来。在后来的时代祭上,苗子没有爽约,而苗子的装束也得到了周围妇女与秀男的称赞。从秀男与苗子见面这段情节的字里行间,我们都隐隐能够感觉出秀男与苗子之间互生出的情愫,但这份感情中到底有没有千重子的影子我们不得而知。

  时代祭过后,千叶真一与哥哥龙助邀请千重子吃甲鱼火锅,因为火锅汤底中含有酒精的缘故,千重子借着醉意向千叶兄弟解释了他们之前在时代祭时看到了其实是自己的姐妹苗子与秀男。席间龙助向千重子表达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回味着龙助的表白,不久后千重子接到了苗子打来的电话,两人相约在杉村见面。临行前,父亲太吉郎表示为了千重子的幸福,愿意再收养苗子。千重子来到杉村,苗子告诉千重子秀男想她求婚的事情,但苗子非常纠结,既不愿意被当做千重子的幻影,亦不愿意因为自己影响到千重子的生活。姐妹二人虽然在性格上都非常真诚、淳朴,但也许是因此出生的差异、阶级的差异,苗子在面对千重子时有着些许嫉妒和强烈的自卑,因此在涉及到与千重子有关的人和事时便失去了勇气。回到家中,千重子向父亲告知了苗子与秀男的事情,更意外的是之后太吉郎受到了水木兄弟父亲的饭席邀请。席间大批发商水木竟然自降身份,愿意将自己的长子龙助过继给太吉郎当做养老女婿,让太吉郎惊愕不已。而在龙助第一天去太吉郎店铺的晚上,苗子应千重子之邀,悄悄地来到了千重子家中。苗子向千重子诉说了自己内心的纠结,姐妹两人同塌而眠,此时的京都下起了小雪。第二天清晨,苗子没有接受千重子的雨具,一个人默然地离开,故事至此落幕。

  再说点题外话,很多日本作家最著名或最优秀的小说都和自己一贯的风格迥异,如夏目漱石的《我是猫》,谷崎润一郎的《细雪》,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川端康成的《古都》(当然《古都》最好只是我的私人观点)。另外,我觉得作家当时的写作状态确实是有些混乱的,文章中出现过两段关于太吉郎与艺伎小千子的情节,我觉得小千子是对千重子的一种隐射,感觉小说的原始架构应该远不是现在这样,当然日本作家往往会把作品的构架越写越小。

  《古都》这部小说,由开始至结束浓缩在了一年的时光内,作家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千重子与苗子,千重子与龙助,苗子与秀男这三组感情该如何发展留给了读者无尽的遐想,仿佛故事才刚刚开始一样。《古都》这部作品无论是对于亲情还是爱情写的都非常内敛,既没有当今中国感情戏歇斯底里、勾心斗角、塑料姐妹花的情节,也没有当时日本文学充满了变态、畸形、暴烈的美学元素。小说中人物的感情如同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沁人心脾。《古都》一书没有依靠猎奇的情节、标新立异的美学观去吸引读者,而是依靠作家深厚的叙事功力、对于人物性格的把握、对命运的思考,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从立意上就已经高于很多日本小说。同时《古都》一书还可以看作是一部关于京都的微型百科全书,书中将京都一年四季的植物、节日,京都最著名的景点,京都人的生活方式,京都人的性格一一透露给读者,如果你对京都这座城市,川端康成这个作家感兴趣,那一定不要错过《古都》这部作品。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wenzhaidaquan/29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