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经典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1-16   来源:哲理句子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哲理句子】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经典读后感10篇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是一本由刘铁忠 著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4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一):致我们终将老去的未来

  前几天一个60失独老妇拼死生女的消息引来了不少眼球和口水。在二胎刚放开的背景下,这个消息成了声讨灭绝人性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现成证据。但我想无论是媒体还是义愤的评论者,此刻一定已经遗忘了更常见诸媒体的空巢老人、父母状告不孝儿女的报道,忽略了各种主流渠道呼吁年轻人常回家看看的事实。空巢老人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社会名词,已足以说明,以为放开生育权就可以晚景无忧,儿孙承欢膝下,是何等美好而脆弱的一种幻想。

  “养孩子怕养不活,养老人怕养不死。”书中引用的这句俗语实在让人心酸。真要说起来,中国古代老人的物质生活虽然远远比不上现代,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精神生活要比现在的老人有保障得多。“二十四孝”故事的教化、对于官员孝顺“一票否决制”的原则,都保证了老人至少享有道德层面的优越性。这是现代老人所不具备的——如今的老人已经日渐成为一个弱势群体,不久前炒得一波三折的“外国小伙遭中国大妈碰瓷”谣言,尤其是其中“不是人老了就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的评论,已经生动地体现出网络生态中老人群体被污名化、边缘化的处境。

  当我们老去时,情况会好转吗?我一点都不抱希望。人类的爱,本性该是朝下传递的,也就是少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不爱父母的却要多得多。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就是因为爱孩子是人的本能,但是爱父母却要是后天教育而来。传统社会宣传的“父慈子孝”便是对应此点而来,但这种观念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商品社会中不断被挤压,地盘不断在萎缩,而且注定将会继续萎缩下去。

  空巢老人这个名词将会从媒体中消失,但不是因为这种现象不复存在,而是人们将学会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相反的状态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就如同西方国家的今天:父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是孩子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孩子长大了鲜有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去看父母,父母会说“谢谢”。我们可能会独自老去,可能会在一群同龄人中老去,但是如我们的上一辈,上上辈和更久远的祖辈一样,在儿孙绕膝中老去,那或许是一种奢望。

  :或许因为看书时是在晚上,人的情绪容易走极端,此评论写得就有些悲观。其实整本书写得是颇为温馨,怀旧的,挺适合在网络上吸取过多负能量之后来清洗一下头脑。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二):散文的可读性离不开语言的魅力

  语言虽然属于形式上的东西,但对于散文的可读性,至关重要。说到散文语言的魅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在《夏夜纳凉》中作者写道:“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舒舒服服地躺在蓑衣上,璀璨的星空就呈现在眼前。那时的天空,格外清澈;天上的星星就忽闪着眼睛,像不太安分的美女向你调情。”“夏夜纳凉,有时候也有月亮挂在天上。那时,星星就害羞地藏了起来,所以就有了“月朗星稀”的说法。”“如今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不单是把星星的眼睛给捂上了,连皎洁的月光也难觅踪迹。”星星忽闪着眼睛,像不太安分的美女向你调情;星星就害羞地藏了起来;把星星的眼睛给捂上了。这些语言运用得都非常“活”,正因为“活”,所以有了语言的韵味。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三):万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读“温馨亲情”中写母亲的文字,更加深了对这一命题的理解。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天性,而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因此,人要懂得孝敬父母,需要学习。另外,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不仅是家庭、亲人之间的私事,而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础。习惯上,人们只看重社会道德,而忽视了伦理道德。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爱的人,又何谈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对自己父母的爱,虽然基于亲情,但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善心,并由此达到推己及人的效果。因为人只有懂得了对父母的孝敬,才能成为一个有情有义之人。一个重情义的人,才会拥有感恩与仁爱之心。而具有这种道德修养的人,在与人相处时,才能懂得善待他人,关爱他人。人世间有了这种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变得温馨,社会才能和谐。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四):站在生命的历史长河中看人生

  中国的散文随笔中在谈人生的意义时,很少涉及死亡的话题。读《长寿与健康》《死亡的忧患意识》《站在生命的历史长河中看人生》《想得开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等篇目,有一种陌生而又新奇的感觉。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人们饱受名利权色之欲望的诱惑而勾心斗角,心生焦虑。读读此类随笔,有一种淡然、超然之感。

  其实,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受到宗教意识的影响,死亡是思想家、哲学家们经常提及的话题。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会如何认识死亡。”“只有教会人们如何认识死亡,才能教会人们如何对待生活。”海德格尔说:“我们只有在这个有限的生命之内,回想人生,思考死亡,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海德格尔还说:“为自己计划未来时,必须包括死亡。”

  “人生就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塞内尔)因此,不要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面对得失,不必太在意。只有这样,才能活得坦然,心情怡然。人与人之间也就少了争斗,多了和谐。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五):很久听不到的心声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有关于高校的文章,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敢说”。作为高校里的一名年轻教师,往往对于职称等问题感到遥不可及、神秘莫测,可是通过刘铁忠老师的三言两语,就道破了“天机”,让那些年轻人感到懵懵懂懂,过来人需要三缄其口的真实世界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可谓“十字箴言”,读完后顿时让人豁然开朗。感动于作者的真实,感动于作者的肺腑,感动于作者为后来人的努力提携。这种提携虽不是物质、金钱和权贵上的,可是更加语重心长、一针见血,所谓“去伪存真”、“借假生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另外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点是关于刘提额忠老师对于家乡、亲人、母亲的描写,同样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儿时的岁月是那么的美好,虽然物质不富足,但是人的心灵是纯净的,不掺杂一丝的杂质。为人父之后初次感到母亲在自己出远门时的不舍,这种细微、微妙的情感只有经历的人才能体会。母亲的去世使作者很久难以释怀,从而回想起与母亲的种种。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母亲,虽然没有什么所谓的文化,可是却是一个通情达理、爱孩子、爱家庭、有担当的好母亲、好妻子、好妯娌……典型的山东“胶东好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非常感动,让人觉得自己如果也有这样的妈妈实在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另外还写了孩提时代他家里的真人真事,感动于他的婶婶与舅舅之间的亘古不变的爱情,又为他叔叔家被人当作地主,被无端打死而愤愤不平,后来的报仇雪恨也算是一丝安慰。虽然这让作者怀疑起“文革”的正义性,但是却体现了真实的人心、人性。想起了李安导演的几部电影作品,譬如《断背山》、《色戒》,且不论里面所谈论的同性恋、畸形的爱情和美色,但是他忽略大时代所谓的“正能量”,转而关注小人物的人性,让人不得不佩服于导演勇于面对、尊重真实人性的勇气,这与刘铁忠老师的作品颇为相似。

  最后想说下孩子喜欢看的部分,是关于小动物的。记得有一个关于”燕子“的文章,说小时候燕子如何在自己家里安窝,主人公如何善意、不动声色地帮助它们、给它们提供便利,以及有段时间燕子不来衔泥做窝主人公的惴惴不安,担心燕子突然改变主意,随着故事的引申,读者不时被各种未知的情况牵动心弦,又为燕子最后安然留宿还生了一窝可爱的小燕而感到欣慰和开心。文字细腻、真实,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体现地淋漓尽致,让人在读毕后依然心里有一丝美好和欣慰。

  篇幅所限,以上三点仅是刘铁忠老师这本书的一小部分,所谓”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相信其他读者自会对书中其他部分有更多感触和感动,总之,一本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实的好书,值得推荐。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六):家风是一种道德启蒙

  人来到世间,如何学会做人处事,父母是启蒙导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个心胸狭隘,极端自私,怨天尤人,冷漠无情的父母,与一个心胸宽广,仁慈善良,关爱他人,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的父母相比,其对子女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应了那句话:“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读“温馨亲情”中的篇目,一个善良、知性、富有同情心的母亲跃然纸上。在《母亲的“老一辈古语”》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家风的传承。一个旧时代过来的人,虽然没读过书,但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处事的道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严厉而不溺爱。懂礼仪,知尊卑,做好人;孝敬父母,善待他人,富有同情之心,可以说是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一种家风。

  家风是一种家庭教养,它决定了子女在人生路上的道德走向。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七):给读书人推荐一本贴近生活、贴近人生的书。

  这本书追忆了童年,诉说了亲情,反映了社会,探讨了人生,读了之后,可谓五味杂陈。在“往事悠悠”中回到了久别的童年;在“生活咏叹”中想起了曾经的过往;在“温馨亲情”中找到了久违的感动;在“男人女人”“恋爱婚姻”中知道了很多常识中背后的秘密;在“今非昔比”中重温了过去的贫穷和今日的富足;在“万象杂谈”中明白了很多是非;在“感悟人生中”领悟了生命、生活中的真谛。

  在物欲横流,生活快节奏的当下,人心浮躁,充满焦虑。读了这本书之后,有一种心灵净化,超然物外之感。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八):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人性

  昨天看央视《家有老人》的新闻调查节目,联想到读过的《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的《童车与轮椅》、《孝敬父母》,感慨颇多。在上海这座大城市里,不知有多少八九十岁的老人正在过着孤独苦闷的生活。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购物,做饭,看病,完全依赖社区服务。据有位老人讲,她有四个孩子,但一块钱也不肯帮她,也极少来看望,老人靠微薄的养老金独自生活。有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有八个孩子,据家政讲,只有一个孩子每周能来一次,但只待一会就走,其他几个孩子从来没见过。还有位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有三个孩子,不仅饮食起居无人照料,甚至去医院看病都无人陪伴。有位卧床不起的老人有三个女儿,她们给找了个小时工,从此不闻不问,老人的吃喝拉撒,靠自己在床上爬着解决。按照有位老人的说法,人老了,已经成了负担,儿女们谁愿意管。如此冷漠的亲属关系,那还有丝毫的情义可谈?

  孝敬父母被称之为传统美德。在中国过去的大家庭中,晚辈在早晨,晚上要到父母面前请安,态度上要做到和颜悦色,饮食起居方面更是精心照料。如今,这种美德到哪里去了?即使不谈道德,还有法律,即使不谈法律,还有人性。此等视父母如路人者,乃属丧尽天良。养了这样的一群儿女,等于养了一群畜生,甚至从某种以上讲,还不如畜生。养条狗,还知道对主人亲亲热热,表达友善;养儿养女呢?出了对父母表现出来的冷漠和厌恶,还剩下什么?

  疼爱孩子属于自然属性,而对待自己的父母尽管没有这种本能,但做人应该有起码的良心和人性。想想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想想父母对我们倾注的爱,如今,曾经年轻力壮,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已经到了年老体衰,不能自理的程度,我们身为儿女应该怎样做,才能对得起父母,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为什么亲情变得如此冷漠?其实都是“钱惹的祸”。一般来说,照料年老体弱,甚至不能自理的父母,对于子女来说,无论从经济上,时间上,还是精力上来说,都是一种负价值。从利害得失上看,照料父母是一件吃亏的事情。因此,那些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极端自私的人,早已成为无情无义之辈,他们的心目中不可能有父母的位置。

  孝敬父母还是对父母漠不关心是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乃至人性的最重要的标准。因此,对国人的道德教育,先不要奢谈“大道理”,还是从最基础的孝敬父母开始吧。至于官方媒体、宣传部门对那些孝敬父母者应该给予表彰,对不孝子孙予以谴责,以正社会风气。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九):爱能让心灵得到净化

  人性中的至善至美,来自于爱。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没有爱,那就只剩下物欲;一个只追求物欲的人,心中是没有空间容得下情义二字的,而这种无情无义的人在其生存环境中,必然会用一种冷漠的眼光待他人,看世界;而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才能看重情义,才会用一双温暖的眼睛看人生,爱他人。这里所说的爱,包括父母对儿女的爱,儿女对父母的爱,以及夫妻之间的爱。读“温馨亲情”中的篇目,无论是《八叔和八婶的故事》,还是《四奶奶的思念》;是《过年归来人孤独》,还是《依恋老家是因为有父母在》,无不让人感受到在一种浓浓的亲情背后的至亲至爱。读了这样的文章之后,在感动之余,有一种心灵的净化——人生中的名利权色在爱与亲情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岁月流逝在不经意中》读后感(十):读《给母亲上三年坟》有感

  作者在《给母亲上三年坟》这篇催人泪下的短文中,开头部分保持着作者的语言风格——平淡的述说,但写到最后,作者还是控制不住情绪的宣泄。“摆上了供品,点燃了阴间需要的东西,我们跪拜母亲。曾经是多么熟悉的母亲:小时候牵着你的衣襟上街;生病时趴在你的背上去医院;长大后在异地谋生,你为我欢喜,为我忧;到了假期,你盼着我归来,送走时又是那样的依依不舍。五十多年来,看惯了你慈祥的笑容,听惯了你殷切的话语,可一晃之间,竟是“生死两茫茫”!如今,母亲就在眼前的坟墓里,但阴阳两隔,何处诉衷肠?”给逝去的亲人上坟,免不了涉及到一个生与死的话题。人死了,魂归何处?作者写道:“即便,“纵使相逢应不识”,这不单单是因为母亲在地下已是“尘满面”,世间的我们也已“鬓如霜”,而是像母亲说的:人走了以后,要过奈何桥,喝迷魂汤,要把这世的事情忘了,才能再托生。……阴间、阳间,生死轮回一直是母亲的精神寄托,但愿母亲真能如愿,但愿我们未来的某一天能够与母亲重逢,愿母亲还做我们的母亲。”

  当人面对死亡时,是需要有一种精神寄托的。宗教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对人的临终关怀。人有了这种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信仰,才能够坦然、乐观地面对死亡。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一生与宗教为敌。当他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之际,也不得不寻求上帝的关怀。至于他说的,“我的心是坚强的,但我的膝盖不听话。”我们只能理解为:那是思想家的调侃,或者是死要面子罢了。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zheliwenzhang/29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