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影评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19-01-04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经典语录】

《博弈论》影评精选10篇

  《博弈论》是一部由Meredith Finkelstein / Paul Vlac执导,Christine Ajisafe / David Mills Boynton / Lian Cha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博弈论》影评(一):写在观看博弈论之后

  1.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他们会怎么做

  2.选民立场可以得知,越靠近中间选民获胜几率越大,但中间选民并不是以倾向来决定而是以数量来决定。

  3.纳什均衡在于双方都采取了最佳策略

  4.古诺模型、柏传德模型

  5、随机分配好于自主选择

  6、混合收益是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数

  7、如果参与人混合策略是纳什均衡的一部分,该混合策略中的纯策略一定是最佳策略

  8、如果一个策略不是优势策略,那么他就不是进化稳定策略

  9、进化稳定策略-剪刀石头布

  10、惯序博弈:参与人2决定之前知道参与人一的决定

  11、逆向归纳很关键

  12、更多的信息可能害了你,越多的信息也可能害了你

  13、完全博弈信息

  14、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证明是疯狂他就可以以疯狂的名义吓退敌人

  15、不和绑架者进行谈判

  16、当对手强于你,先下手为强。

  17、要耐心的去议价,比较贫困的人不善于议价,比如典当行

  18、子博弈能达到纳什均衡那他就是完美均衡

  19、不要去打无谓的消耗战,消耗战之后的沉默成本给了大家一个新的理由去继续投入

  20、在一个正在进行的关系中要有一个明确的未来,不然会有威胁。比如大学谈恋爱,大四分手,分手之前双方便都在欺骗。

  21、如果一个阶段的博弈不只有一个纳什均衡,我们可以预测不同策略,造成结果,让你下次行动做激励或惩罚,并以此来当成今天的合作基础。

  《博弈论》影评(二):第七课:价格博弈和参选博弈

  一、价格博弈:伯川德竞争(Bertrand Competition):

  假设:

  (1)两个生产同样产品的厂商在规定价格 P 时,任市场去调节他们的产量Q

  (2)对于两个不同厂商,他们的定价分别为 p1 和 p2 ,并且有所有定价 0< P <1

  (3)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假设总需求 Q(P)= 1 - P" ,这里 P‘ 为厂商定价中小的那个,则对于公司1有如下状况

  当 p1 < p2 ,则 q1 = 1 - p1

  当 p1 > p2,则 q1 = 0

  当p1 = p2,则 q1= q2 = (1 - p1)/2

  (4)所以它的收益为: q1p1 - q1 C,这里 C 为边成本

  那么在这样的价格博弈中,对于厂商1而言,它的 Best Response :

  1. 如果对手的定价 p2< C,则你定价 p2 > p1

  当对手这样定价,意味这赔钱。这样你最好的决策就是退出市场,此时你只需定价比对面高就使得 q1 = 0

  2.如果对手定价 p2 = C ,则我们定价 p1 ≥ C

  继续参与竞争,还是退出市场都可以,反正无利可图

  3. 如果对手定价 C < p2 ≤ p(垄断)时,则你定价 p1 = p2 - ε

  这里面 ε 代表一个非常小的值,意思就是你比对面的价值少一点点就好;

  这里的p(垄断)是指,当市场只有你一个厂商时,我们的取得最佳产量时,市场的定价。因为事实上我们发现,如果比对手定价低一点,我们就变成了垄断,这对下面一部推导有用。

  4. 如果对手定价 p(垄断)< p2 ,则我们只需定价 p1 = p(垄断)

  就像上面谈的,当对手定价高于 p(垄断),我们比对手定价低就会抢占所有市场,这时,我们当然从最佳产量的角度考虑,定价 p(垄断)

  那么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什么?

  E = (p1 =C,p2 = C)

  这个博弈带来了很有意思的思考,与古诺寡头市场博弈相比,它只是表示在两个厂商在价格方面竞争,却得到与古诺市场博弈的结果完全不同。

  因为它的结局是,仅仅两个厂商的竞争,就使得利润降到和充分竞争市场完全等同的状况。

  这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可能,那么我们审视这个博弈与现实中哪里不同时,教授认为,伯川德竞争隐含条件,认为厂商之间的商品是可以完全替代的,这条假设不符合现实状况。

  比如,可口可乐和脉动饮料,我们并不会觉得可口可乐比脉动便宜一点,就都去喝可口可乐,因为有的人并不喜欢可口可乐的口感,他们更喜欢脉动的。这种商品的不同质,导致我们对于产品的选择并不会完全依赖于价格....

  换而言之,伯川德竞争认为价格完全主宰了用户的需求的假设,是错误的。

  所以在这里提出另一个模型,线性城市模型( Linear City Model),也就是下面我们第二个要谈的。

  注:

  我觉得伯川德竞争很有意思的结论,在那些几乎同质的产品中,实行价格竞争会使得利润降的很低。有没有非常同质的产品呢?在实体经济中也许很难找到,但在互联网中经济中却可能存在,比如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其他操作系统在开始时就非常同质(尽管现在很不同质了),在比如,在滴滴打车软件盛行时,腾讯和阿里关于打车软件的竞争,也是同质的。

  比较有趣的是,这些产品都是出现在某个蓝海领域的初期阶段,而在之后,就会产生产品差异。

  同时它可能还有另一部分暗示,价格战,对于厂商而言,是两败俱伤的战役。

  二、线性城市模型( Linear City Model):

  假设:

  (1)在一条长度为1个单位的线段上,分别有两个公司,1和2,他们分别处于两端,即

  0处和1处

  (2)我们每个人都是处于线段上的一点,每个人都可以去A和B公司购买商品,但是成本不同。假设每个人都是为了追求成本最小而选择购买1还是2公司的产品,我们每个人的成本计算符合下面公式,假设我们处于 y 点,则有我们的成本

  + T. T

  这里,P是购买1还是2公司的定价,T则是我们y点距离1和2公司的距离,因此,我们如果要去1公司购买商品就有成本

  1+Ty .Ty

  而去2公司购买,就有成本

  2 +T(1-y). T(1-y)

  (3)假设公司的边际成本为C,每个公司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那么这个博弈的NE是什么?

  因为这时家庭作业,我自己写自己的答案。首先,我们能够确定,在任意一点上我们选择1公司而不是2公司的原因是因为

  1+Ty .Ty 小于或等于T(1-y).T(1-y) + p2

  假设其中有一点y,使得选择两边都成立,则这时有

  1+Ty .Ty = T(1-y).T(1-y) + p2

  这里面就算出了y点关于p1,p2的函数

  而这时候,1公司的利润为:

  1( y -c)

  将其中的 y 替换为 p1,p2的函数,然后求导

  就得到了p1关于p2的最佳策略

  同理,可得出另一条p2关于p1的最佳策略

  将两条曲线画出来,就得到了纳什均衡

  这个模型比较有代表意义在于,这里面的0~1的线段,可以被我们解释为一种连续的偏好,老师举的例子是酒精浓度分别从低到高,而我们对于1.2的选择,可以解释为对不同酒品牌的选择。那么这个模型对一些产品差异化的商品的定价就很有借鉴价值。

  它还可能产生另外的例子,比如在举办两个活动时所设置的门槛,不一定非要将之解释为价格。

  三、参选博弈:

  假设:

  (1)每个人的政治立场确定而不可改变,每个人能够参选成为候选人

  (2)选民们会投票给离自己政治观点最近的人,被投票最多的人获胜,如果最高票同票,则采用投硬币或由最高法院来裁决(注:我觉得这是说的布什与戈尔竞争总统时的情形)

  (3)如果获胜,则获得奖品B,同样参选要付出成本C,并且B ≥ 2C。

  (4)无论你是否参与选举,你都将付出额外的成本。如果你的政治倾向在X点,那么Y点的人当选,你需要付出成本 - I x - y I

  所以,我们事实上可以得到几种结果:

  1. 如果X先生参选,并且获胜,那么他的收益是: B - C

  2.如果X先生参选,但Y先生获胜,那么他的收益就是: - C - I x - y I

  3.如果X先生未参选,Y先生获胜,那么他的收益就是: - I x - y I

  那么这个博弈的NE是什么?

  在课堂中做的实验起码证明了以下的结论:

  Ⅰ.当每个对应政治立场只有一个人时,且只有两个人参选,那么就是我们第三讲中原来讲过的中间选民定理(middle voter theorem),离中间越近的那个人肯定胜出。

  因此,在只有两个人参选时,NE即为,最中间的那个人一定参选,而其他人都默认不参选。

  Ⅱ.

  Ⅲ.

  Ⅳ.

  因为这个博弈并没有讲完,所以其他均衡尚未言明。

  而最后老师提问最左派和最右派参选,那么这是一个均衡吗?我觉得不是,因为最中间派的那个人站起来,他将获胜。所以对最中间的那个人而言,这不是他的最优选择。因此这不是NE。

  《博弈论》影评(三):第五课:纳什均衡、投资博弈与协调博弈

  一、纳什均衡 (Nash equilibrium ):

  纳什均衡:该集合包含每个参与人的一个已选策略,用S1* S2*一直到SM*以后,纳什均衡简写为NE,如果此博弈一共有M个参与人,纳什均衡是满足下列条件的策略组合,对于任意此集合内的参与人I,所选的策略Si*是其他参与人所选策略的最佳对策当然其他参与人的策略要用S*-i表示,也就是说每个参与人都选择了最佳的对策

  两个补充:

  (1)如果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那自己改变并不会有任何好处

  (2)每个参与人都不后悔这个选择

  个人觉得教授的定义弱爆了,看看百度百科的定义还是直至核心:

纳什均衡的定义:在博弈G=﹛S1,…,Sn:u1,…,un﹜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略组合(s1*,…,sn*)中,任一博弈方i的策略si*,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的组合(s1*,…s*i-1,s*i+1,…,sn*)的最佳对策,也即ui(s1*,…s*i-1,si*,s*i+1,…,sn*)≥ui(s1*,…s*i-1,sij*,s*i+1,…,sn*)对任意sij∈Si都成立,则称(s1*,…,sn*)为G的一个纳什均衡。

  对于下面这个博弈,它的NE(纳什均衡)是?

  《博弈论》影评(四):第九课:混合策略

  

一、混合策略的定义

Pi(Si):表示参与人 i 采用 Si 策略的概率

  如果混合策略,赋予某个纯策略的概率为 1 ,其他纯策略概率为 0 ,也就变成一个纯策略了。

  换而言之,纯策略是混合策略的特例。

  混合策略 Pi 的预期收益为,它每个纯策略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数。

  举例:

  《博弈论》影评(五):仅有少量经济学基础的小白的学习笔记(持续更新)

  什么是策略形势?

  首先来看一下不属于策略形势的情况有什么?一种是自由竞争企业(即价格的接受者)另一种是垄断企业 而策略形势就是以上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

  策略形势是指行为影响结果 然而结果不仅取决于你的行为 还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游戏1:两人一组 分别选择α或β 如果两人同时选择α 则两人得分都为B- 若两人同时选择β 则同时得B+ 若一人选择α 则此人得A 对方得C 如何选择?选择结果如下图

  将其化为具体数字为下图

  由图可知 无论对方选择了什么 我选择α总会比选β的益处大 称这种为“饭桶恶魔”

  定义:无论别人选什么 如果选择α得到的结果严格优于β 那么α相对于β是严格优势策略

  结论1:不要选择严格劣势策略

  如果两人都认为同时选α得0 同时选β得1 并且1是大于0的 所以双方都选择了β 这种情况是不是最优呢?

  并不是 这种说法是错的 原因有二:

  ①此法必须两人达成一致 而我并不能影响对方的选择和推理

  ②如果可以影响 上条可行 则我会选α

  结论2:理性人的理性选择造成了次优的结果(即两者会同时选α)

  案例:囚徒困境

  两名罪犯被指控 分别提审 若都坦白则两人都坐牢两年 都不坦白只需坐一年牢 一人坦白 则坦白者无罪释放 未坦白者坐五年牢

  分析可知 无论对方是否坦白 自己坦白是最优选择

  那么怎样化解囚徒困境?

  交流串通?协议?强制履行?……

  《博弈论》影评(六):博弈论整理笔记 第二课 学会换位思考

  观看公开课内容,整理的ppt版笔记,适合看完视频后的复习,建议收藏,另在微信公众号发表,那边的形式更适合收藏一些,公众号二维码在底下~

  第二课主要内容是“共同知识”的介绍。

  以下是详细的笔记内容:

  总结一下:

  不选择弱劣势策略;

  站在他人角度——他人也是理性的,也不选择弱劣势策略;

  即,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共同知识形成了。

  公众号:心理摸象人( psy_moxiangren )

  欢迎刷刷刷!

  《博弈论》影评(七):博弈论笔记整理 第一节导论

  根据老师讲的内容做的ppt笔记,适合看完视频复习用。微信公众号会提前一些发,想收藏的话那边会方便一些~公众号二维码在最下面~

  导论内容主要是解释了什么是博弈论,什么是策略形势,以及博弈论中基本概念:优势策略和劣势策略。

  以下是详细笔记:

  游戏2的具体讨论在第二节课~

  公众号名称:心理摸象人( psy_moxiangren )

  主要方向是心理相关书籍及文献整理,欢迎大家猛烈关注!!

  《博弈论》影评(八):第四课 足球点球和商业合作的最佳策略

  本节课通过分析有合伙人的商业合作问题,引出了“纳什均衡”。并学习了新的分析博弈问题的方法——使用微积分知识。

  笔记内容在微信公众号(心理摸象人/ psy_moxiangren )也有整理,需要收藏的可以去那里找一下~

  以下是详细笔记内容:

  总结:

  可以使用求导的方式,求参与人的最佳策略。

  纳什均衡是指每个参与人都取得最佳策略的点。

  当协同系数越大时,纳什均衡越高。

  在合作中双方都不愿意付出更多是因为考虑到边际成本和收益。如果双方签订合同或者有一个规划师工作收益会更大一些~

  公众号名称:心理摸象人,微信号: psy_moxiangren ,二维码:

  《博弈论》影评(九):课程笔记,更新中。。。

  第一讲

  Lesson 1. Do not play a strictly dominated strategy.

  Lesson 2. Rational choice can lead to outcomes that suck/ inefficient/ Pareto inefficient.

  Lesson 3. Payoffs matter. You can"t get what you want, till you know what you want.

  Lesson 4. 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 and try to figure out what they will do.

  Lesson 5. Yale students are evil.

  《博弈论》影评(十):第四课:点球博弈、合伙人博弈与纳什均衡

  一、点球博弈

  图中,l和r分别表示守门员的选择,向左(left)和向右(right),同理,L、M和R分别代表罚球运动员能够选择的策略,左/中/右。

  数字表示能够罚进的概率,负表示罚失败的概率。

  为了最大化进球,即 Max Eu1(si,s-i)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jingdianwenzhang/29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