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谈达芬奇》的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2-06   来源:文摘大全    点击:   
字号:

【www.sbbzjw.com--文摘大全】

《蒋勋谈达芬奇》的读后感10篇

  《蒋勋谈达芬奇》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谈达芬奇》读后感(一):当我们在谈论达芬奇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蒋勋谈达芬奇:五百年来第一人,集绘画,科学,建筑,发明于一身的天才艺术家。经历五个世纪的淬炼与沉淀,他充满开创与批判性的超凡成就,深深撼动着渴求真理与美学的无数灵魂。

  隐约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名叫《画鸡蛋》的课文,那是第一次认识达芬奇,课文里描述的是达芬奇刚刚开始学画的时候,那时候的他还不懂绘画的要义,被他的老师指点着去观察每一个鸡蛋的形状,画每一个形态各异的鸡蛋。也正是这样的基本功,让达芬奇在日后的绘画之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在20岁的那一年,当达芬奇的老师韦罗基奥要求他在《耶稣基督受洗图》的左下角画天使的时候,他用精湛的画艺画下了那两个神态传神,相貌俊美的美少年,从此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传说他的老师自叹弗如,从此不再作画。达芬奇的天分由此可见一斑。

  有人说,可怕的不是别人优秀,而是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这世上有太多将天分肆意挥霍的人了。而达芬奇,偏偏是那个明明拥有得天独厚的天赋却视若无睹,却更加勤奋的人。

  在绘画时,为了研究衣纹,达芬奇将布匹浸泡在稀释的石膏水中,折叠出衣纹,干了以后,用来观察光影,使人体的衣纹产生立体效果。由此,他画的圣母玛利亚着一袭蓝色长袍,光影转折,自然明晰,立体感十足。

  为了表现出山海的云烟苍茫和朦胧诗意,他独创了表现远影的画法——雾状透视法,将前景的具象与远景的柔美融汇在一张画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虽然他的这种画法要比中国的水墨画晚一些,但在西方,仍旧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在画人体时,为了表现出人体动态的肌肉变化和细致入微的神情仪态,他专门去研究解剖学,他解剖过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心脏和脑神经系统,他甚至解剖了女性的子宫,解剖了子宫中的胎儿,解剖了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

  达芬奇所生活的时代,是基督教权威笼罩的时代,宗教审判残酷无比,但他不畏强权,不耽于道德禁忌,只一心想探寻科学的奥妙,这大概是他能超脱于时代,在各个领域取得卓著成就的缘由吧。

  画家和作家类似的一点是,他们都需要洞察生活,洞悉人心。如果缺乏这样一双眼睛,没有人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作家或画家。众所周知的《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最有代表性的画作之一。据说,在创作这幅画时,达芬奇整天驻足于米兰街头,观察路上的行人,看每个人的面孔和神情。每个人都步履匆匆,每个人都携带者每个人的故事,只不过,有的人把故事名写在脸上,有的人则藏在深深的心底。

  在结束一天的观察后,达芬奇已经有了大致的雏形,虽然他在画作中只表现出了13个人,但他知道,后世的人,都能在这幅画中找到自己。

  好奇心是我们在这世上生存的底气。好奇心引领着我们对自我,对外物,对宇宙的探索,驱使我们不断打破界限,不断尝试新鲜事物。人在失去好奇心的那一刻,也就老了。

  达芬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而好奇心是他通向有趣的桥。他解剖人体,观察人心,还研究化学,物理,天文,地理。比之于马斯克造火箭,达芬奇造飞行器,或许更值得钦佩。和所有渴望飞翔的孩子一样,达芬奇从小就对禽鸟的飞行充满了好奇。他模仿鸟类的翅翼进行了许多设计,虽然他最终还是没能一飞上天,但他对人类的飞行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

  后来,他还设计机枪,战车,弩箭,行船,桥梁与水坝。他花费了无数个白天与黑夜,在这些科学与艺术上,在构建人类的美好蓝图上。

  再后来,他老了,可他的画作依然那么年轻,漫溢生机。他在晚期创作的《丽达与天鹅》《施洗者约翰》的主人公都有着丰盈的体态,宁静祥和的气质,充满着对美好生命的讴歌,似乎是达芬奇在期待自己的人生从头开始。

  他的自画像是一位面目沧桑的老人,但这双眼睛却依然迥然有神,紧抿的嘴角透露着坚毅和一点点自傲,眉毛很浓很长,微蹙着,藏着一生的智慧。

  《蒋勋谈达芬奇》的最后一句话说,他(达芬奇)在遗嘱中写道:“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悔。”

  可能,我们缺乏达芬奇五百年一遇的天赋,但我们拥有同样的时间,愿我们一生充实,可以无悔。

  《蒋勋谈达芬奇》读后感(二):达芬奇-——忧伤的微笑

  达芬奇,一个很出名的外国人,知道这个名字的人都能关于达芬奇说点什么。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达芬奇的了解是达芬奇很厉害。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片面的信息获取,让自己对达芬奇的理解很浅薄。 达芬奇,一个学徒身份,在老师的要求下,在一副作品中添加了两个天使小孩,让老师意识到自己和天才的差距,流传着不再画画的传说。 达芬奇,一个生活在许多束缚时代的人,可以为了追求对人类的认知,不厌其烦不受约束的进行解剖工作。看着一幅幅达芬奇解剖学的手稿,自己的第一反应竟是:达芬奇怎么有这么多时间,一副这样精细的手稿,要花费多少时间。又反过来思考,自己的人生。人与人的差距,除了在天赋上,还存在与努力奋斗的后天追求中。达芬奇:“一日充实,可以安睡。一生充实,可以无悔。我这一生,到底有没有成就什么。”让我除了对达芬奇产生更多的崇拜,也多了一些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达芬奇这个人,了解达芬奇的生平作品,了解达芬奇的作品背后的故事,也让我感受到生活应该很充实,人应该取得点什么,至少要有这种思想,读这本书获益匪浅。 书的纸质很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可以尽力感受到达芬奇作品的细节,感受到作品的纹路,感受到美。可以细细地感受。达芬奇用生命创作了作品,少部分人用心去感受,然后把美和故事传播给大家,编辑和图书提供了载体平台,真好。

  《蒋勋谈达芬奇》读后感(三):感受,有时并不需要语言

  艺术,尤其是图画艺术,应该是去感受的。这是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回响的一个声音。

  我愿意对着一幅画久久对视,也许能从画中人的眼睛里看出除了色彩其他的东西,也许是期待,也许是恐惧,又或者是迷茫,就好像那副蒙娜丽莎的画像,所有人都说好,但是我对着那副画看了良久之后,我脑子里盘旋的一个问题是:达芬奇在哪儿?

  蒋勋讲达芬奇这本书是蒋勋一系列谈艺术作品之中的一本,对蒋勋的了解,从他的《孤独六讲》开始,还记得在某个中午,拿着那本书一口气读完,那时的我,还不太懂孤独到底意味着什么,就好像现在的我,虽然年龄渐长,仍然对艺术一窍不通,而蒋勋的谈艺术系列,堪称艺术的入门书籍。

  一本好的入门书,应该没有繁杂艰深的术语,应该从专业回归人群,应该是让人去感受这门新的不了解的领域的美好和愿景,这套书,就是这样。

  蒋勋的讲解,一如他其他书的样子,简单,直白,只把他的最直接的感受告诉给读者,一个个故事,用最简单的语言直接表达。就好像之前有人说,为什么白乐天的诗词好,那是因为连街上的老妪都能听懂。蒋勋的文字也是如此。

  达芬奇是个天才,一个被画画耽误了的天才。有时在想,天才是不是内心里都是自卑的,看这本书的时候更是如此,他特立独行,为了效果不惜一直拖延工期,为了试验新的颜料,哪怕在作画过程中已经发现了问题,他仍然坚持:他也许并不在乎自己的画是否能流传百世,他在乎的是,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意义,比如宇宙的真理。所以,也许是这个原因,他才会在临去世之前,问他的徒弟,他,是否真的有些成就?

  在他心目里,活着的世俗的别人的赞誉,其实并不算什么,而是真的,在时间的淘汰之后,还能留下的意义和记忆,才是达芬奇所在乎的。

  换句话说,他只是凭着喜欢和直觉去做事,而非真的想要去赢得那一刻的掌声和称赞。

  我们这样的平凡人,自然不会,也不可能去和一个天才比较,但是我仍会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达芬奇那样的人,不关他的成就,而是他的好奇心,他希望能真正找到些看似常见而也许并不如此的东西。

  我想,这才是这本书的意义:看一本书,不光是需要眼睛,也需要心,去思考这本书背后,在告诉我们什么。

  《蒋勋谈达芬奇》读后感(四):达芬奇:一个被名画误名的奇才

  雨后下午在黄浦江边,看完了这本《蒋勋谈达芬奇》。掩卷之际,恰好一只海鸥沿着江水飞向落霞之边,一幅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景象。达芬奇宛如这只海鸥,在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杰辈出璀璨洪流之中,孤独的光芒闪耀。 达芬奇横跨生物、天文、科学、建筑、美术等领域,套用时下流行术语,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要不是所创作的《蒙娜丽莎》盛名深远,大众只知达芬奇是一个画家,掩盖了他在发明和艺术的诸多杰出成就。本书,蒋勋用他感性的文字和深厚美学功底,为我们一一讲解达芬奇的名作、手稿,了解真正的达芬奇。 提到达芬奇,我们首先会想到《蒙娜丽莎》。在很小时候,我就已听过其大名。为何是如此盛名,我是不得而知。《蒙娜丽莎》为何一幅看似很普通的人物头像画,何以会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就像一个谜一般的存在,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每当听到她的名字,就有想到现场瞧瞧。遗憾一直没有机会,这次,所看到的《蒙娜丽莎》是我所看到的诸多印刷品中最接近真实,高清还原,呈现效果特好,可解暂时的遗憾。仔细端详,有人说这个迷一样的笑容隐藏着达芬奇的自画像,我对比了书中高清达芬奇自画像,只能说,好像是,又好像不是。近距离看蒙娜丽莎,会发现达芬奇画的这个女性头像,其实是蛮中性的头像。如果去掉人物的长发,改为男性的发型,头像就会展示是一个男性头像。妙吧!你说你看懂《蒙娜丽莎》吗! 达芬奇另一幅知名度甚高的壁画《最后的晚餐》,这次也是得以高清一睹芳容。《最后的晚餐》画的是耶稣预知即将要离去,最后和十二个门徒一起吃晚餐的情景。看到这幅画时,我想到的是能不能从画面看出谁是出卖者犹太?答案是不能。幸好蒋勋把十二个门徒,以三个一组,分四组对每一个人物表情、肢体进行了解读。当然,也终于清楚看到了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说的握刀手,一只握着刀,不属于画中任何一个人的一只手。达芬奇为何要这样画,寓意是什么? 达芬奇知名度最高的两幅画,它们都带着迷一般的秘密,这在诸多名家佳作中是罕见的,仿佛在告诉人们,达芬奇就是一个迷一样的天才。如果看过达芬奇的机枪设计图、生殖解剖图、运河设计图、起重机械设计图等等,一定会为他的奇才所折服。这些都是500年前画啊! 达芬奇为何能做出远超同时代人的巨大成就?这是我看完书后留下的思考。

  《蒋勋谈达芬奇》读后感(五):达芬奇和他的蒙娜丽莎

  再次买到蒋勋老师的书,甚是欢喜,看到封面上“忧伤的微笑”,不免想到了蒙娜丽莎。于是便先翻看了这一部分。

  《蒙娜丽莎》是一个历史的符号,是欧洲油画史、艺术史甚至是人的历史的里程碑。达·芬奇没有把蒙娜丽莎画作宗教人士或王公贵族,蒙娜丽莎是一个没有惊艳样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正因为她(蒙娜丽莎)是那样的普通,所以在那个时代,“它”(《蒙娜丽莎》)才有如此伟大的意义,让一个新的女性步入了思想史。《蒙娜丽莎》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人们思想的改变,代表整个欧洲开始将眼光真正从神的身上注意到人的身上,艺术从此真正成为了人的艺术。许多人都试图去考证蒙娜丽莎的原型到底是谁?是达·芬奇自己?还是他的母亲?抑或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其实,所谓“原型”,只不过是在画家生活的时代下,艺术文化与人性的自然相结合后产生的作品,原始地反映画家的思想。只要达·芬奇画的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上帝或者其他宗教人物、权贵,至于人物到底是谁已经显得次要。而且,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体会到《蒙娜丽莎》为何如此不朽。《蒙娜丽莎》提高了对人的生命价值予以审美观照的深度。《蒙娜丽莎》让人们学会去思考和明白人的价值。研究《蒙娜丽莎》,应该把它放在人类自身成长的历史中去研究。她的微笑、服饰、双手,它的技法,都体现了人作为人的价值和人性的美丽。《蒙娜丽莎》诉说着欧洲人对自然与自身认识的理性态度与求真欲望,注定将挣脱所有圈定的规则和羁绊,成为一段历史的符号,一种艺术的开始,一次从神到人全新的改变。《蒙娜丽莎》是中世纪宗教艺术的终结者,也是人类艺术史和人类自身解放的里程碑。蒙娜丽莎式的“微笑”,展示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人作为人,从内心世界到外部生活的一种满足或者期望。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蒙娜丽莎》中的女人是谁,达芬奇为何创造了她?她为什么微笑呢?这实际上并不重要。也许,任何对蒙娜丽莎离奇古怪的推断和离经叛道的观点都没有什么,因为,人们对她太感兴趣了。事实上,正如目光敏锐的美国女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其《反解释》一文中所声称的,艺术家不使自己的作品得到解释倒无关紧要⋯⋯这些作品的价值并不在其“意义”,而在其它方面。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来自阐释的艺术的生命欲望,而不仅仅是为艺术的阐释而阐释。

  参考:《一画一世界_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从神到人,蒙娜丽莎与文艺复兴》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本文来源:http://www.sbbzjw.com/wenzhaidaquan/299444.html